撤軍,回師平叛。在撤軍過程中,由於局勢混亂,大量的物資和裝備被丟棄,軍隊的秩序也變得混亂不堪。原本精心準備的第二次徵高麗行動就這樣虎頭蛇尾地結束了,隋朝不僅沒有取得對高麗的勝利,反而因為楊玄感叛亂陷入了更深的國內危機。這次叛亂進一步削弱了隋朝的國力,大量的人力、物力被消耗在平叛上,而且百姓對隋煬帝的不滿情緒更加高漲。

儘管國內局勢動盪不安,隋煬帝仍然沒有放棄徵高麗的念頭。公元 614 年,他發起了第三次徵高麗的戰爭。此時的隋朝已經是疲憊不堪,百姓的生活更加困苦,經濟也面臨著嚴重的困難。但隋煬帝依然強行徵調士兵和物資。

這一次,高麗方面也因為連年戰爭而疲憊不堪。在隋朝軍隊的進攻下,高麗軍隊的抵抗有所減弱。雙方在戰場上互有勝負,但隋朝軍隊依然無法取得決定性的勝利。在戰爭過程中,隋朝軍隊計程車氣已經非常低落,士兵們對戰爭充滿了厭倦。許多士兵是被強迫徵調而來,他們思念家鄉,不願意為這場看不到盡頭的戰爭賣命。

不過,幸運的是,這一次高麗方面主動提出了求和。高麗國王高元派使者向隋煬帝表示願意稱臣納貢。隋煬帝此時也意識到隋朝已經無力繼續戰爭,於是接受了高麗的求和。第三次徵高麗就這樣結束了,但隋朝並沒有從這場戰爭中獲得實質性的利益。

隋煬帝三徵高麗,給隋朝帶來了毀滅性的打擊。從經濟上看,大規模的徵兵和物資徵調使得農業生產遭到嚴重破壞,大量的勞動力被從土地上抽離,農田荒廢,糧食產量銳減。百姓們在沉重的賦稅和徭役下苦不堪言,許多家庭因此破產。在社會層面,百姓對隋煬帝的不滿情緒爆發,各地紛紛出現起義。這些起義最初只是小規模的,但隨著隋朝國力的不斷削弱,逐漸形成了燎原之勢。在政治上,隋朝朝廷內部也出現了分裂,一些官員對隋煬帝的政策表示反對,但卻無力改變局面。隋朝原本強大的國力在這一系列戰爭中被消耗殆盡,為隋朝的滅亡埋下了伏筆。

在整個三徵高麗的過程中,還有許多細節值得關注。比如在戰場上,士兵們的生活條件極為艱苦。他們在野外紮營,面臨著惡劣的天氣和疾病的威脅。許多士兵因為水土不服而生病,但由於醫療條件有限,只能在病痛中掙扎。而且,在戰爭期間,不同地區計程車兵之間也存在著一些矛盾和衝突,因為語言、風俗習慣等方面的差異,有時會影響軍隊的團結。在後勤保障方面,除了前面提到的運輸損耗問題,物資的分配也存在不公平的現象,一些將領為了自己的軍隊能夠得到充足的供應,不惜剋扣其他部隊的物資,這也進一步加劇了軍隊內部的不穩定。這些細節都生動地展現了隋煬帝三徵高麗這一歷史事件的複雜性和殘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