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追求的,不到絕境,我不想就這麼放棄了,而且還是在這種背景下,但是,我自始至終都沒有從百姓手中謀取一文錢,直至今日,依然如此,那些錢都是從我自己的俸祿裡面省吃儉用給省下來的,日子雖然苦了點,但是隻要百姓能稱讚我一聲,我便心滿意足。”
李奇點點頭,道:“既然如此,你為何還要走上這條不歸路?”
紀閔仁呵呵笑了幾聲,道:“因為我對這個朝廷已經失望了,我也終於明白了,無論我這麼努力,上面的人隨便一句話,就能讓我的努力付諸東流。正當我躊躇滿志,極力想振興鳳翔府時,朝廷突然決定出兵河湟,記得當時童貫率大軍路過鳳翔府時,他竟然要我填補軍糧,我當時簡直就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後來我聽說,沿路來,童貫都是這般做的,別的知府也都如數給他補上了,可是我上哪找那麼多糧食給他,而且當年的收成也很是一般,我當時都跪下來苦苦哀求了,但是童貫不但沒有絲毫的動容。還訓斥我勾結吐蕃,意欲延誤戰機,無奈之下,我只有向百姓們要糧食,當地百姓都明白我的苦衷,很多人都自願將家中僅存的糧食送到我家來。我很感激他們,可是我已經對自己失信,我也對百姓失信了。試問一個對百姓失信的人,還有何面目坐在那椅子上,我當時心灰意冷。幾度想辭官回鄉,但是在百姓的苦苦哀求下,我最終還是留下了。
收復河湟後,折家軍又屯駐在了渭州,他們擔心的自己的親屬會受到傷害,於是將親屬全部安置在鳳翔府。我知道折家軍代代忠良,所以我很歡迎他們,可是沒有想到,我的熱情。換來的不是感激,而是折家軍一次又一次的侮辱。”
折彥質喝道:“你休得胡說,我們折家軍何時侮辱過你。”
紀閔仁無奈的笑道:“是,這對你們而言或許是一種習慣。但是自從你們折家軍的家屬來了以後。你們折家軍不斷的干預鳳翔府的內政,整天就是要求這,要求那,一點不如意。你折彥質就上門詢問,說是詢問,其實我自己給自己面子。你就是來下達命令的,你作為渭州防禦使有何資格上我鳳翔府來吆喝?我一忍再忍,可是你們卻變本加厲,就拿這次的事來說吧,你們折家軍幾乎控制了整個鳳翔府,我紀閔仁根本就是形同虛設,一切都是按照你的意思在做,你說劫軍糧就劫軍糧,你說抓人就抓人,你何時問過我的意見?”
“你胡說,我………。”
折彥質話說到一半,李奇忽然手一抬,打斷了他的話,朝著紀閔仁道:“折將軍畢竟年輕,有些事做的不得當,也情有可原,你不會就因為這一點就叛國吧。”
“當然不是,我紀閔仁又豈是那氣量狹隘之輩。”紀閔仁搖搖頭,道:“其實自從上次童貫來後,我不禁對自己心灰意冷,而且對大宋也心灰意冷了,朝廷**,大家有目共睹,單單就是一趟花石綱,害的多少百姓家破人亡,後有方臘起義,再給大宋雪上加霜,那時候,我就知道大宋離滅亡不遠了,我也清楚,唯有覆滅大宋,百姓才能重獲新生。”
“原來如此。”李奇道:“於是你就勾結西夏,意圖謀反?”
紀閔仁突然呵呵一笑,道:“步帥,自始至終好像都是你在問我,我倒也有幾個問題想問問你,不知步帥能否賜教?”
“你問吧。”
“我想知道步帥你是怎麼知道我就是那主謀的,又是從何得知我與西夏勾結?”
李奇笑道:“我也是剛知道不久,當初我得知實情以後,我就立刻寫了一封書信送去京城,可是京城那邊遲遲未來訊息,我當時還以為是京城那邊出了狀況,直到後來高衙內他們前來,我才敢肯定,那封信是被人給劫了,因為高衙內來此,高太尉肯定會派人來尋,而我卻沒有見到太尉的人,所以一定是路上出現了狀況。”
“那也不能說明是我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