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疑就是削弱李奇對財政的掌控力,但是沒有人想到他竟然要求將戶部一併歸入三司,要知道原本的三省六部已經剩下五部了,要是再削戶部,這不就是成了四部嗎。

好傢伙,果然夠狠,真是深得我真傳啊!

李奇聽得心裡暗讚一句。

鄭逸不露聲色,但是心如明鏡,如果秦檜以天下財政盡歸三司為由,要求將商務局併入三司,那麼戶部也是牽扯到一定的財政,既然你要統一財政,你只動商務局,不動戶部,那誰會服氣呀,現在就不同,他這也能表明一個態度,你們看看,我這可不是針對某些人,我只是為了大宋更好,要知道我連戶部都送出去了。

趙楷思忖一會兒,顯得有些猶豫,道:“愛卿雖然言之有理,但是自商務局成立以來,就一直都是處於獨立的,而且對我大宋做出了傑出的貢獻,朕暫時不想對此做出過多的改變。”

秦檜立刻道:“皇上時常教導我們這些臣子,決不能墨守成規,當求變,求新,這治國之道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商務局的確為我大宋做出傑出的貢獻,可是皇上怎能滿足於此,為何不讓商務局能夠更好的運轉。而且此一時,非彼一時,起初的時候,商務局之所以獨立在三司之外,那是因為國庫空虛,三司的財政人力都極其混亂,要是再新增商務局進去,會造成一種更加混亂的現象,而且商務局也不能發揮它的作用。

但是現在我朝四海昇平,富足千里,百姓乘堅策肥,履絲曳縞,該是時候整頓財政了,而統一財政只為了將來能夠更好的管理,同時也能夠發揮三司和商務局最大的作用,分而管之的話,只會削弱三司和商務局的作用,至於戶部的話,早就應該併入三司,如今的戶部是既浪費人力,又浪費財力,視為魚腩、雞肋也。”

這一番話說的趙楷是啞然無語,的確,他即位以來。大宋就一直處於變法當中,在不斷的邁向新的制度,很多舊規就已經被廢除,而且他的確要求臣子不能滿足現實,要勇於創新,這樣才能不斷的進步。

更為關鍵的是,秦檜說的也非常有道理,就商務局的性質本就應該歸入三司門下,因為但凡商務局經手的事,都與財務有關係。而三司總管財務的部門,但這又是兩個相互獨立的部門,不管商務局有任何計劃,還是得去找三司,而且你用什麼語氣去告知三司了,是用命令的語氣,還是用上下級的語氣呢?

等你花了大半年的時間弄出一個計劃,但是三司一口否決,那你這些努力不就是白費了。商務局肯定會鬧啊,可鬧到最後還是得找皇上出面調停,這樣就顯得極為不效率,一個芝麻大的事可能都要皇上出面。要是商務局歸入三司門下,這一家人不說兩家話,這樣的確能夠提升整個大宋的財政運轉效率,而且便與財政的管理。

當初李奇提出獨立商務局。也正如秦檜所言,當時的三司太混亂了,而且也不能發揮李奇最大的作用。故此不管是宋徽宗,還是現在的趙楷,為了能夠儘量的發揮李奇的作用,將變法進行下去,故此才一直讓商務局獨立在外,作為變法的主要部門。

但是現在不同了,現在內部都已經穩定了,軍政、內政都開始進入了整合期,財政自然不能落下。

過了好一會兒,趙楷還是猶豫不決,其實他倒不是反對財政統一,而是害怕商務局會因此失去作用,畢竟商務局在變法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道:“各位愛卿,你們的意見如何?”

戶部尚書胡義立刻就站了出來,道:“皇上,微臣贊成,微臣不知道商務局是怎樣的,但是戶部的確如少宰之言,已經漸漸演化成了一個可有可無的部門,與其如此,還不如併入三司,這樣戶部才能夠名符其實。”

只要秦檜同意,於公於私他都希望能夠併入三司,因為戶部沒有財權,併入三司後,雖然不是老大了,但是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