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列陣面對騎兵的衝鋒也是死路一條,蔡希德一催戰馬,整個騎兵大隊很快分開了前後順序,每一萬騎兵為一波攻擊隊形,間隔距離在五百米左右,蔡希德要用潮水一般的衝鋒將李佐國的步兵一次摧垮。(未完待續。)
今天的更新要晚點!大家明天看吧!
今天回來得晚了!結果兩個小時才寫了兩千字!只有十二點以後才能更新了,抱歉!先洗個澡再接著寫!(未完待續。)
第四十九章 火器破騎李麒到
騎兵的衝陣完全是對心理的考驗,那種山崩地裂的威勢可以讓第一次上戰場的新兵嚇得尿褲子,不過安西軍計程車兵根本不懼這樣的衝陣,特別是站在前面的陌刀兵,而陌刀兵前面的火字營計程車兵也基本退了回來,地上半埋著一個個的鐵管,鐵管頭微微朝上,後面是更細的一根鐵管,長度怕有一百米,這是藥引的保護。
半埋的粗鐵管就是在疏勒李佐國拿來對付突厥騎兵的大筒,現在火藥的改進已經使大筒的威力更大,裡面更是裝滿了鐵砂和鐵珠,現在李佐國使用火藥主要是用來攻城了,野戰安西軍的火槍還達不到要求,特別是面對騎兵的時候,所以李佐國並不打算用後世的火槍陣破騎兵衝鋒拿到現在來使用。
火槍的槍管制作一直達不到李佐國心目中的標準,雖然現在安西軍械製作局總管張曉東已經能夠製作出射程遠,射擊精度高,也不容易炸膛的火槍,但是一名熟練的工匠需要整整一年的時間才能夠製作出兩根合格的槍管,在槍管上面開孔還是使用水力鑽孔,這已經是提高了很多的速度了,五成以上的槍管還不合格,所以現在五年的時間過去,李佐國手下真正意義的火槍兵也不過有五百人。
五百人的火槍部隊在幾十萬人的戰爭中發揮的效率有多少?李佐國就乾脆將五百火槍兵留在龜茲大都護府保護自己的家小,只是將大批的火藥和大筒這類發揮火藥爆炸力的武器運到了前線軍中。
蔡希德騎兵的前鋒已經進入到了五百米之內。大地的抖動已經非常明顯,李佐國看來蔡希德是根本沒有把自己的步兵放在眼中,事實也是如此。六萬騎兵對上八萬步兵,通常情況之下步兵是根本擋不住騎兵的,除非是有城牆之類的工事,還有在野外對付騎兵的辦法就是挖塹壕和用大車阻攔騎兵的進攻路線,減少騎兵的衝鋒速度。
這幾樣安西軍都沒有用,在蔡希德看來排好了陣形的安西軍就是一塊肥肉,騎兵這把鋒利的彎刀會將這塊肉切割得四分五裂。
李佐國臉上露出了冷笑。下令道:“開始吧!”
命令傳出最先開始攻擊的是兩萬弩兵,隨著“嗡嗡”聲響,弩箭將天空都遮住了。胡人騎兵不少穿的是皮甲,雖說安祿山給了不少的鎧甲給這些胡人部族士兵,但是穿在身上的不多,大唐的鎧甲製作精美價值高。胡人拿到了這些武器鎧甲。鎧甲要麼就拿回去作為傳家寶,要麼就直接去換銀子買部族需要的糧食、茶葉和鹽等物品,武器倒是留下來用了,但在安西軍的破甲箭面前,皮甲就顯得太單薄了。
人的慘叫和戰馬的悲嘶混在一起,氣勢洶洶的騎兵就像是用手指頭在墨跡未乾的畫上來了一下,頓時就倒下了不知道多少騎兵,胡人騎兵顯然也領教過沖鋒時候的箭雨。全部壓低身體,有的直接舉起木盾。有的就是揮舞武器格擋飛來的弩箭,雖說弩箭的殺傷不錯,不過在騎兵狂奔的時候,還正面非常寬大,沒有一下就撲滅騎兵的衝鋒勢頭。
不但胡人的將領,跟在後面的蔡希德的部將們都拼命的催促騎兵打馬前衝,弩箭雖然能夠造成大量傷亡,但是騎兵只要衝近了,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