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無窮無盡的潛能。

其木格為了保護三胞胎隨口誇了誇那口才好的政工幹部,老十便從中獲得了啟發,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張羅了一支由土著人組成的宣傳隊。

該宣傳隊雖然才剛剛組建,但卻已創作出了一出通俗易懂的劇目,經老十驗收合格後,已開始走鄉竄村的豐富土著人的文化生活,當然僅限於漢人聚居區的周邊地帶,據說,載歌載舞的宣傳隊受到了當地人的大力歡迎,所到之處掌聲雷動,驚起一群雜鳥…

這一利好訊息反饋到老十手中後,老十很是高興,大手一揮,賞!這銀子便還沒發到文藝工作者手上,老十下達的最新任務便送達到了最基層,老十要求編劇和演員要戒驕戒躁、更上一層樓。要不斷的推出新劇、好劇、深入人心的大劇,力爭讓整個安居島的土著人茶不思飯不想…當然了,中心思想不能偏離,必須圍繞著大公無私的清兵展開,一定要著重強調清兵是土著人的保護神,特別誇誇清兵忘我為土著的國際主義精神…

其木格不知怎的,獲知了這一訊息後,腦子裡第一個想到的便是文革期間的八個樣板戲,看向老十的眼神多了幾分莫名的情緒,原來四人幫學的是老十啊?

其木格毫不懷疑,老十花大力氣推廣的戲劇節目一定會火,這年頭,文娛活動太匱乏了,聽戲都是有錢人的燒錢活動,老十這個免費宣傳隊一定會贏得眾多的粉絲…

其木格還沒來得及誇老十兩句,老十又出手了,從安居島護衛隊中選了十幾號大嗓門,叫人集中訓練了兩天,便命他們跟著宣傳隊在周邊進行第二回試演。

其木格起初以為老十安排這些人是負責吆喝外帶維持秩序的,還好心的提醒老十,咱們不缺鑼鼓,換來老十一陣嘲笑,“你不知道演出時的盛況,那簡直是人山人海,還需要人敲鑼打鼓?至於演出秩序,爺才懶得費神呢,那些村長是幹嘛吃的?”

其木格奇怪道:“那你叫人扯著大嗓門吼什麼?”

老十癟嘴道:“唱曲啊。”

“啊?”其木格張大嘴巴。不可思議道:“唱曲?”

其木格自穿越後,除了蒙古長調,就只聽過婉約的江南小曲,很明顯,老十是不可能普及蒙古長調的,但讓一幫水裡去火裡來的大老爺們吼小曲,其木格實在有些不大好接受…

老十見其木格一臉的茫然,笑道:“他們唱的曲子,土著人聽多了,自然也就會唱了,日後咱們再給他們辦漢學學堂,肯定事半功倍。”

其木格沒想到老十對文化侵略這麼在行,趕緊由衷的佩服了兩句,便問及了自己最最感興趣的話題,“他們唱的什麼曲子?”

老十敲著桌子,輕輕說道:“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其木格知道老十說的是漢語,可很沒面子的是,其木格沒聽懂。“你說那麼快,誰能聽得清啊?”

老十不留情面的嘲笑道:“要不,爺一字一字的給你說?”

其木格橫了老十一眼,也不撐面子了,“直接說意思。”

老十道:“這是《詩經》裡的《秦風。無衣》,總之就是告訴土著人,我大清與他們團結一心,同仇敵愾,共同對付洋人。”

老十言簡意賅的解釋完後,又很討打的問:“要爺給你說說《詩經》不?”

其木格沒好氣道:“《詩經》誰不知道啊,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話我早知道了!”

老十抿嘴笑著,“除了這一句呢?”

其木格昂著頭道:“碩鼠碩鼠勿食我黍!”

老十鼓了一下掌,“還有呢?”

其木格理直氣壯道:“幹嘛告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