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日聯手攻我,這西北必然首當其衝,必須要有得力之人鎮守。”陳宦說道,“因為這裡絕不可以落入敵手,這也是為什麼瀚之想要親自鎮守這裡的原因。”

“那樣一來,可就是‘天子守國門’了,哈哈。”張作霖覺得談話的氣氛有些沉悶,便在一旁打了一個哈哈。

“瀚之還是在京統籌全域性吧”此時徐樹錚已經為楊朔銘的推心置腹所感動,“我徐又錚願意為我華夏守住這西北萬里之土”

聽到徐樹錚答應了,楊朔銘很是高興,幾人再次舉杯暢飲,伴隨著酒杯的碰撞聲,關乎中國未來國運的決定,便這樣做出了。

“此次總統選舉,瀚之打算支援誰啊?”徐樹錚問道。

“東海先生老成持重,又是北洋元宿,在總理任上頗有建樹,現在國家甫定,不易驟作變更,所以我還是覺得東海先生繼續連任總統比較好。”楊朔銘淡淡的說道,“當然,我聽說曹仲珊似乎有意參選。”

聽到曹錕打算參選總統,徐樹錚忍不住冷笑了一聲。

“我們都有地方了,那瀚之給自己的打算,又是什麼?”徐樹錚接著問道,“總不會什麼職位都沒有吧?”

“我本來並非軍人出身,軍旅又非我所長……”聽到楊朔銘又開始說這套託辭,陳宦和傅孝安只是微微一笑,而張作霖則不以為然的撇了撇嘴,但沒有說什麼。

“財政亦是國之重務,我一直頗有興趣,如果可能,這財政部的總長,我倒想試著做做看。”楊朔銘笑著說道。

“你小楊還真是出可為將,入可為相。”徐樹錚笑道,“也好,你當財政部總長的話,估計下邊各省地方,是不敢再象以前那樣的,不向中央解款了。”

聽了徐樹錚的話,楊朔銘只是微微一笑,“臺灣這些天就會收回來,就算是我當財長的好兆頭吧”

1922年2月9日,中國政府即公告天下,從日本手中收回臺灣,“茲特正式對外宣佈,昭告天下,所有一切條約、協定、合同,有涉及中日關係者,一律廢止。”;

早在1921年12月7日,福建督軍徐元錦奉命進行收回臺灣的準備工作。北京政府隨後任命徐元錦出任“臺灣調查委員會”主任後,即佈置收集臺灣的政治、軍事、經濟、文教、衛生等各業現狀,分類編輯。與此同時,開辦各類專職訓練班,如“臺灣行政官員訓練班”、“臺灣警察探員訓練班”、“臺灣銀行主事訓練班”等,學員都從在職公務員和大中學生中挑選,其中臺灣籍人士佔了相當比例。訓練班為期4個月,先後培訓了千餘人,他們成了日後接收臺灣的骨幹。隨後在一些學者們的幫助下,徐元錦又草擬了《臺灣接收計劃綱要草案》,送呈代總統徐世昌過目,得到了徐世昌的首肯,並指示照此執行。

1922年2月15日,日本宣佈將臺灣交還中國,中國政府即公告中外行將接收臺灣:“本月12日,日本政府已答覆中、美、英三國同意停戰。依照規定,臺灣全境及澎湖列島應歸還中國,本政府即將派行政及軍事各官吏前往治理。凡我在臺人民,務須安居樂業,各守秩序,不得驚擾滋事。所有在臺日本陸海軍及警察,皆應聽候接收,不得逾越常規,危害民眾生命財產。”2月26日,中國陸軍部長蔡鍔宣佈了臺灣地區的接收主官為福建督軍徐元錦,接收地點在臺北市,該地區的日方全權代表為臺灣總督田健治郎。隨後中國政府便派重兵開赴臺灣,堅決鎮壓日軍頑抗者及“**”分子。

3月2日,中國海軍上將程璧光攜帶五色國旗,率部乘海軍“共和”號戰列艦前往臺灣,隨後乘飛機巡視全臺,飛機抵達臺北時低飛一圈,臺北市民皆仰望天空,雀躍歡呼,聲沖霄漢。時隔數十年,終見祖國親人,怎不叫人欣喜若狂?

程璧光一下飛機,即令前來迎接的田健治郎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