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你們那兒(第1/2頁)
章節報錯
初高中住校,大學去了外地,回家幾年在三江,從此漂泊他鄉,老家市裡的一切於他而言不一定比外人知道的更多。
葉舒父親躺在另一張床上似有神往道:“他那個地方許多紅色確實應該要紀念,在以前打仗的時候確實是個兵家必爭之地,的確有不少腳印在那裡,緬懷先烈嘛,可以去看看,紀念一下老一輩。其他的網紅地,有時間去看看也可以,這幾年的發展的確不錯,經濟來說在西南的話還是靠前的,可以去看看。
飲食文化呢各有不同,只能說你喜歡那口你就很滿意,喜歡重口味你就很滿意。但是現在中國全國各地許多口味已經逐漸融合了,人口流動帶來的飲食口味,哪兒都有地方口味,哪兒都有地方菜,看正不正宗了。總體來說川菜和火鍋佔大成,它的口味更普遍更容易被接受。”
忠承覺得插不進兩個老人的對話,但對面老頭又總喜歡對著他說話,並還喜歡得到他的認可和贊同:“川菜的辣其實也分好多種吧,你家那邊主要側重麻,麻辣為主,四川可能也是,四川應該也很能吃麻。但是你像我們去貴州那邊,像前幾年我們去的貴州,他那邊就是酸辣,主要以酸為主!中國許多地方都吃辣的呀,你像湖南湖北,像雲南江西,但是他們的辣又不一樣,湖南和江西有點相似的,湖南江西就幹辣,純辣,他不像西南那樣子,西南的辣各式各樣,香辣麻辣酸辣,很多樣的,很多種類。”
忠承笑著點點頭,但唯對一點默默腹誹:酸辣不是四川嗎,傳統四川統一老壇酸菜……
老丈人又感慨道:“江西人在上海也很多嘛,近呀,很多,西南人也多,現在上海人啊,尤其上海的年輕人,真正知道的上海口味其實已經不多啦,大眾化了都,都在一箇中國,串來串去嘛都串掉了。”
“這個不用擔心,這個是骨子裡的,這個不用擔心的,忘不掉的!你就像他們外地人,他們到上海來吃飯還是吃他們家鄉的口味的,能自己做還是是家鄉口味,不能自己做的,外賣飯館還是會找家鄉菜的,這個改變不了的。就像你我一樣,偶爾嘗試一下外地口味不錯,但還是以我們本地口味為主的,要麼區別本地人外地人呢!小夥子你說對吧,你雖然在我們這個地方這麼多年,最喜歡的肯定還是你自己老家的味道對吧,肯定是這樣的。”
“……是這樣。”忠承捂著臉想,就算是吧。
但,都在一箇中國,中國卻有各省市,各省市又有各區縣,區縣還有街道鄉鎮,鄉鎮下面又分隊和村……
也算還好,還是以老家省市身份命名,還是說你們西南,你們那兒,你們那些地方。
忠信屋裡的張信有結婚是張家近好幾年最隆重也最熱鬧的事情,兩個人年輕人最開始只是聽從父母的要求取個同意,至於結婚,先浪夠了再說,這麼短的時間還沒有成功透過考驗呢。誰知計劃趕不上變化,頭天說看不順眼,第二天變身準奶爸奶媽。
兩個當事人先前說把拍婚紗照的錢,辦酒的錢,準備這樣那樣傢什的錢給兩人,然後兩個人自己出去旅行結婚,這當然是不可能被透過的。於是都抱著隨你們怎麼搞吧,隨你們操辦,反正我只要出席就行的心態參與其中。
“……這些年辦酒要興啷個,這些年辦酒又不像以前那陣那樣還請幫忙請廚師請祖先請這樣那樣,現在你到酒店去哪樣都給你收拾的居居爾爾的方便得很,只要你拿錢,菜給你擺上來就是……還有啷個操心場啊。”
饒是老張這樣說,忠信兩口子也有一通好忙。
先定酒店,信有的意思在三江辦,陳卓老家在另一個縣,開車三四個小時,主要石塘石巖太偏了,酒店和飯館都只有那幾個選擇。除了雙方親戚老輩子,另外還有兩人平時玩得好的同學朋友,在三江好找,遠地方的人也好安排住宿。
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