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發展成為死了也要繼續的事業。

一個在負司內繼續發光的歌星說:“每次做情緒場任務都像是快要了我的命,但既然我還沒真死,那我就想繼續唱些什麼。還別說, 情緒場的經歷帶給了我很多新的創作靈感。我覺得自己現在的創作狀態回到了我的巔峰時期, 死前那種靈感枯竭感完全沒有了。這一點我一定要感謝負司。新的人生,新的創作。”

同事兼粉絲捧場:“新的經典!”

負司裡有一項很多員工不太理解的能量規則是:當某員工的行為直接引發了其他員工產能, 則這部分產能會分成給那位刺激源員工。

負司解釋過:“那些刺激源員工其實算變相構造了一個個臨時情緒場。我每次把員工送進你們做任務的情緒場時都是支付了對應情緒場能量的,對於員工自制的情緒場我當然也不會扣下這筆能量。該誰的就是誰的,我只拿我應得的份。交易要公平才能長久。”

歌星:“一次演唱會——不管形式是否很簡陋——便是一個情緒場。”

影星:“一部讓觀眾足夠投入的影片也是一個情緒場。”

諧星:“讓一群人專注地看著我,為我的表演哈哈哈不停,同樣是情緒場。”

負司:“對啊,情緒場本就多種多樣,只要你們有能力,你們便可以創造世界——當然,所創造的世界能否穩定、能否長存,又是另一回事了。”

一個廚師說:“原來如此。我在眾人面前表演做菜,做完之後再當著他們的面獨自把菜全部吃掉,讓他們又饞又恨,我也算創造了臨時情緒場、可藉此賺能量。”

看此廚師表演做菜加吃播的員工們:“勸你善良點,我們饞過頭了肯定是要上手搶的,你的宿舍門牌號可不是秘密。”

廚師把菜刀剁在菜板上,和善微笑:“什麼?”

其他員工:“……每盤菜的價格您開。”

負司:“在員工論壇裡分享經驗、知識,甚至編百十來字的短小搞笑段子,只要吸引了一部分員工在一段時間內將注意力集中到這帖子或影片上,也都是小型臨時情緒場。發帖者沒感覺自己因此獲得了能量收入嗎?”

多數發帖者表示:“只感覺當天的日常能量消耗少了一些。”

高樓熱帖的發帖者表示:“我確實看到自己的能量存款額上漲了,但我以為那是因為某些看帖者受到了啟發、為表達感謝給了我打賞——確實有打賞,我還能查到打賞者的名字。”

負司:“打賞是有,能量分成也有。前者來自其他員工,後者是我收了初級能量提純後分成給你們,你們怎麼分不清呢?”

員工:“我們在負司內時,只要有情緒起伏,就天天都在上交初級能量給你,也天天都在收到你提純後的能量,我們怎麼知道你給的提純能量是來自我們的情緒起伏,還是來自什麼自制情緒場?你又不標註。”

負司:“我本來就是面向全公司範圍一起收集、一起提純、一起返還的,本來就混在一起,怎麼分開標註?你們自己不會感知嗎?”

員工:“還有,其他同事打賞給我們的能量是他們從你那裡獲得的工資能量,我們從你那裡收到的也是工資能量。不管是你直接發,還是在其他同事那裡轉了一道或幾道手,工資能量都是同樣的屬性,我們感知不到區別。”

>br />

負司:“是沒區別呀。你們沒有能力對我加工出來的純淨能量進行再次加工,你們最多隻能做到消耗、轉讓,所以工資能量不管在你們之中轉手多少次,只有變多變少的區別,屬性肯定不會變。變了就說明某人可以脫離我單幹了。”

員工:“所以說,如果你不標註好每一筆工資能量是從誰的初級能量中提純出來的,我們怎麼分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