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朱濟世就選擇了生產工藝較為簡單,原料也容易取得的硝化澱粉。不過硝化澱粉炸藥有一個很大的缺點,就是工業生產的安定性不好。該種炸藥的威力完全取決於含氮量高低,而含氮量又不大好控制。在含氮量較高的情況下,硝化澱粉炸藥的威力可以同tnt和苦味酸媲美,因此在歷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硝化澱粉都是重要的軍用炸藥,其威力更是遠遠大於a油炸藥。

不過現在還沒有鉛壔擴張法這樣能夠比較科學的檢測炸藥威力的方法,只能用檢驗填裝硝化澱粉炸藥的手榴彈爆炸後的威力來大約估計一下這種新型炸藥的威力。

因此當爆炸聲響起的時候。在現場觀摩的明軍總參謀長劉炯立即伸長了脖子觀看遠處升騰而起的那股沙塵。那是一股至少有幾丈高的煙柱。他暗自點頭。威力是夠了,可能比a油炸藥大幾倍。舉起望遠鏡,他依稀見到手榴彈周圍方圓十丈內的木頭人都倒在了地上,如果是真人的話恐怕已經凶多吉少了。

看來填裝硝化澱粉的手榴彈可以更小更輕,這樣投擲的距離也就更遠了,劉炯這麼想著,投擲的更遠威力也更大的手榴彈,對於密集的步兵隊形會構成極大的殺傷。如果填裝在榴彈當中就更可怕了。

不等煙塵消散,他就點點頭笑道“威力很不錯!比a油炸藥厲害,德維爾

先生,這種炸藥的價格是多少?現在陸軍的經費可有些緊張啊!”

剛剛從歐洲的傑森實驗室跳槽到蘭芳行擔任化學研究室主任的法國人聖克萊爾。德維爾張大了嘴巴傻傻地看著正在消散的煙柱,好像沒有聽見劉炯的問題,只是喃喃自語著說“上帝啊,連澱粉都可以用來製造炸彈了……看來我需要去研究一下白糖製造炸彈的可能性了。”

劉炯聽不懂法語,於是拉著這個法國科學家上了馬車“走走,去瑪麗亞堡找皇上說吧,現在的a油炸藥太貴了。根本用不起了,如果這個麵粉炸藥(指硝化澱粉)還那麼貴。陸軍的軍費可不能不增加了。”

軍費對劉炯來說,自然是永遠不夠的。可是對大明朝廷來說,卻是一個極為沉重的負擔。之前打反清復明戰爭的時候,大明朝廷大部分的收入都用於軍費,甚至每年還要舉債借貸用來打仗。如果沒有滙豐銀行這個會變錢的印鈔機,大明財政早就崩潰了。

不過現在,隨著大規模戰爭的結束和大明地盤的擴張,大明朝廷的財政赤字終於在光復3年實現了首次下降,而光復4年的財政預算目標則是爭取基本平衡。中央財政預計實現的收入是1億1千萬銀元,其中關稅、鹽稅、利息稅三項收入合計約有5000萬元,廣東、蘭芳大公國、南直隸、福建、浙江、四川、北直隸、應天府(首都)、武昌府(陪都)等6省1國2府的地方財政預計可以實現盈餘,應向中央財政上繳6000萬元稅款。另有12個省1個府(陪都順天府)的地方財政還處於虧空狀態,需要朝廷補助。其中新成立的交州省、遼東省虧空較大,預計將超過500萬元,另外10省1府的虧空較小,合計不過1500多萬。因此大明中央財政需要在光復4年支出2500萬元用於支援地方財政,另外,還需要支付之前幾年所欠滙豐行債務的利息約900萬元,剩下的7600萬就是大明朝廷可以支出的經費了。

7600萬銀元在朱大首富眼裡當然算不上天文數字,這點錢要用來維持幾十萬軍隊、一個大國中央政府,還有一大堆河工、官道等中央工程,還要安排一下“移民救災”經費,還要給一大堆貴族支付年金(從光復4年起大明的貴族們有年金了),只能用捉襟見肘來形容了——所以他連應得的皇室年金都沒有要,從表面上看,朱濟世這個皇帝可是倒貼老本的“雷鋒皇帝”。

可是,全世界都知道,大明帝國那位不拿老百姓一針一線的“雷鋒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