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樊樓(五)(第1/2頁)
章節報錯
聽完張齊賢的敘述後,眾人心情有些沉重,一時都沒有言語;張齊賢看了看眾人的表情也是無聲的喝著茶;場面一時靜了下來;
楊延昭喝了一杯茶後放下茶杯說道:“末將在遼國時也曾聽說過西夏的李繼遷,但對他了解的不多,只是聽聞此人膽大心細,心機深沉,且善於籠絡人心,他還娶了遼國的一位公主,成為了遼國的駙馬;遼國蕭太后賜給了李繼遷“西夏王”的頭銜;
張齊賢點點頭說道:“不錯,遼國之所以扶植李繼遷,是想把西夏當成另一個北漢啊,以此挾制我大宋,以形成兩線夾擊之勢;
我軍之所以屢次出兵西夏,也是為了打破遼國的圖謀,扼殺李繼遷於萌芽之時,不然日後必成大患啊,可惜西夏李繼遷憑藉党項戰馬優良,機動靈活的優勢,屢次躲過我軍的圍剿,雖屢次重創李繼遷,但始終不能根除;”
“為什麼一定要派大軍去親自絞殺李繼遷呢?這樣的遠征師老兵疲,又沒有騎兵機動靈活,始終是被李繼遷牽著鼻子走;”旁邊一直默不作聲的楊雲帆突然開口說道。
主座上的張齊賢聞言一愣,然後又望了楊雲帆一眼,皺眉說道:“賢侄此話何意?莫不是賢侄有良策禦敵?”
楊延昭則是皺眉衝著楊雲帆說道:“帆兒,相公面前切莫狂言,此乃軍國大事,不可兒戲之。”
楊雲帆聽完楊延昭呵斥中夾雜著一絲愛護的話後一笑,沒有回答;他衝著張齊賢起身作了一個揖,說道:“相公有所不知,晚輩師承崑崙派,我崑崙派毗鄰西夏五州之地,晚輩久居西部邊境,對那邊的情況瞭解的多一些;
晚輩的師傅早年曾遊歷西域,對那邊錯綜複雜的情況很熟悉;曾經對晚輩講過那邊的實際情況,所以晚輩有一個不成熟的想法,還請相公斟酌一二。”
“哦?賢侄且說來聽聽,”張齊賢聽完楊雲帆的話後,詫異的說道;他心裡思量著雖然楊雲帆是將門之後,但是此事事關國之大事,他還是不信一個初出茅廬的毛頭小子能有什麼高見;
一旁的楊延昭沒有再言語,他心裡想著或許這個侄子真的能有什麼妙策可以禦敵,畢竟他跟隨崑崙派掌門周真人學藝多年,自己對他的瞭解不多;
楊雲帆說道:“西夏党項人在我大宋之西,而西夏之西南還有吐蕃人,吐蕃與西夏素有仇怨,我大宋何不利用此,以夷制夷呢?
吐蕃人與中原素來友好,自唐文成公主嫁入吐蕃以來,吐蕃便世代結好大唐,不但對大唐恭順有加,還經常幫助大唐平定西部叛亂;由是此,大唐西部邊境長久無戰事;”
“若是我大宋派使者接觸吐蕃,與其結好,共伐西夏党項,豈不是事半功倍?吐蕃現在沒有大唐時那麼強大了,但是對付西夏人卻是綽綽有餘的;
吐蕃戰馬不弱於党項戰馬,機動靈活上西夏人不再有優勢,再加上我大宋夾擊,何愁西患不平?”楊雲帆一口氣說完,平靜的看著張齊賢;
眾人聽完楊雲帆的話後,皆是楞在當場,思量後繼而又激動不已;張齊賢也是連連讚歎,他收起了剛才的輕視之心,鄭重的起身說道:“這…這計策可是賢侄想出來的?”
“回稟相公,這是我和恩師閒談時,聽恩師談起早年遊歷西域時的見聞,突發奇想的不成熟的想法,眼光淺薄之處,還請相公見諒。”楊雲帆起身謙虛的躬身答道;
“賢侄快快請坐。這哪是不成熟的想法,這計策格局宏大,遠交近攻,眼光遠超一般人,不再拘泥於宋夏之間,而是把眼光放在全域性;以夷制夷,不僅避免了大軍勞師遠征,還能另結強援,實乃良策也;”張齊賢激動的說道。
“只是,我大宋不可能像大唐那樣遠嫁公主於吐蕃,畢竟我大宋沒有這個傳統啊,吐蕃人會不會提出和親呢?”冷靜下來的張齊賢憂心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