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熱鬧的。還有跟著沾人氣的,捎帶著上場玩兩手,討教一二也藉機會露露臉兒。
如果是生人立擂,就有點尋常戳杆立場子但不夠低調的意思。地方上會有來踢的,檢驗一下對方教師的武藝,避免奪人飯碗又禍害一方。若對方確實有功夫,通常也會留人碗飯吃,不會當天就讓人開不了張。
而這一次雁門擂,背後有華北總鏢局罩著,這就少了很多麻煩。通常打擂也是以功力性的比試為主,很少有下毒手或者用毒招的。就是仇家報復,也不會選在這大庭廣眾下公然下手。
特殊一點的是故意拆臺的,來攪局的,但也不會有身份高的人物出場,通常是遣派一些江湖中沒字號的,或者身大力健這一類上去試試手,揚揚名。
成了更好,不成也不丟人,反正是個晚輩。
選身強體健技術全面的上,實際也有幾個目的。一個是這類人心胸開闊,輸了手也不計較,佔了上風也不會太得意,少很多麻煩。走江湖最怕麻煩。
再是技術全面容易試探對方底細,回頭也可以分析研究。
在保守的時期,大家都尊奉各守其長度規則。親身試探是個非常好的學習方式。
所以名門大派一般會選一些綜合素質高的弟子,有點周旋的餘地,多打上一陣,逗引逗引對方的功夫。
大家也知道,通常下手狠的往往不是功底大的,而是能力高的。多為自身某方面先天有限之人。這類人知不足而補不足,下大功夫練。在基本功夫之外,也都有一套適合自己的技法,而且因為知道一些地方欠佳,所以要麼不出手,出手就傷人。
這類人一般也就看個熱鬧,議論議論,不會親自出手,而且對一些比試也是不屑一顧的。
要防備的,不是登臺這些人,而是指使這些人登臺的人物。
這都挺有門道的,但不管那些遠的,就眼下,這位小夥子是將陳巖虎給攔住了。
陳巖虎就看著來人,不曾見過,顯然不是自己一支的晚輩。他家的拳頗為神秘,也是自早就有,但隱秘流傳,近些年來見了光,開始揚光大起來。
就他自家拳法來講也有很多流別,京城的楊氏綿拳便是出陳家,除此之外就當地還有好幾種風格。
大概是三類,同出一源,但各有特色。外人看來大同小異,而其內涵卻大有不同。
陳巖虎自身所學也是一二路拳大小兩套架子,並且多種練法,即便如此,也有原傳的架子,跟歷代前輩革新後方便教學的架子,非是自己人,很難分辨。
兩路拳都是如此,一路為長拳,二路為炮捶,實際之後也是延續參合之作,一理貫通,取勢如大江滔滔不絕謂之長拳。後其合乎陰陽變化之拳譜顯世,始稱太極拳。
太極者,為萬物初始也。太極為渾圓之一氣,懷陰陽之合聚。此氣動而陰陽分,此氣靜而陰陽合。動靜有機,陰陽感知。太極陰陽之理,貫串於拳勢之中,有剛柔之義,順背之謂,曲伸之分,過於不及之謬也。習者與人相搏,須隨其勢曲而旋化蓄勁,引其過而不及而擊之,擊伸勁以達疾,此圓化方之義。彼剛攻而以柔虛實,此為走化。彼欲抽身而沾纏,緩隨急應,彼莫測而膽寒。虛實互換,彼崩潰而心驚。理用俱明,方悟勁之區別,熟而生巧;漸至隨心所欲。故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太極拳為博大包容之拳,越練越有感悟,越練越有自己。若合了理法十三字,融會貫通,依自身性情特點隨意變化,那也是成龍成虎皆有成就。
而就練功上,歷代也有各類方式,一直也是不斷規整完善,到了近代出了三位師父,分別定型了幾套新拳架,並逐一完善。其中就有陳有本之小架,陳長興之大架。
因為風格煩雜,說起來都以地名師名風格特點慣於拳法之前,通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