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進莊投宿,再遇傻英雄!(第1/3頁)
章節報錯
秦瓊、尤俊達、程咬金三人,正急著趕路,被一個身材高大的放牛少年,趕著牛群攔住去路,眼看天色將晚,大雨頃刻將至,三人就著急起來。
真是越急越不順,牛群裡有兩隻大黃牛竟然起了爭鬥,在路中間互相用犄角頂撞,牛群一陣大亂。沒想到那個放牛的高大少年,幾步走上前去,竟然徒手將兩隻大黃牛給摔了出去,一個十七八歲的少年,能將黃牛舉過頭頂扔出去,讓秦瓊驚歎不已,不禁鼓掌誇讚道,“真是天生神力,力王孟賁再世啊!”
說起這位孟賁,那可是位了不起的人物。孟賁是周朝時期著名的勇士,有說是秦國人,也有說是衛國人甚至齊國人。
《東周列國志》裡說,孟賁此人,以天生神力聞名天下,被世人稱作水行不避蛟龍,陸行不避虎狼。傳說曾經看見兩頭大青牛互相爭鬥不休,一頭牛已經受傷倒地,另一頭牛還在狂攻不止,用犄角猛撞向受傷的那頭牛。
孟賁一見大怒,上前雙手按住牛頭,右手抓住牛的犄角,大喝一聲,竟然將牛角生生的從牛頭裡拔了出來,那頭大青牛“哞,哞”低吼兩聲,到底斃命,看的圍觀的人驚駭不已,人人畏懼孟賁的勇猛,無人敢與其抗衡。
孟賁聽說秦王招募天下勇士,孟賁欣然前往,於是西渡黃河,趕奔秦國。由於船少人多,眾人爭著上船,孟賁排在最後,一時情急,便仗著自己力氣大,想擠到前面上船。搖船的船家見孟賁無禮,便用船槳敲孟賁的頭,罵道,“你這麼蠻橫,你以為你是孟賁啊?”
孟賁聽後不由怒目而視,頭髮立起,睚眥欲裂,一聲怒嘯,一時間狂風驟起,波濤大作,嚇得船上的眾人,紛紛慌亂跌倒,有的人竟然掉落船下,摔入水中。
只見孟賁一聲暴喝之後,奪過船槳,“賁振橈頓足,一去數丈,須臾過岸,竟入咸陽,來見秦武王。”
秦武王乃是秦文惠王的兒子,秦始皇太爺爺的大哥。此人力大無窮,驍勇善戰,當時秦國已經十分強盛,秦武王胸懷大志,有吞併六合,席捲八荒之志。秦惠文王病逝,秦武王剛剛繼位,招募了很多勇士,任鄙、烏獲、孟賁,則是其中的佼佼者,但是孟賁此人,雖然勇猛天下無敵,卻愛出風頭表現自己,結果卻帶來了殺身之禍。
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帶著重兵去東周國都洛陽觀看九龍神鼎。九龍神鼎相傳是夏禹製作,夏禹將九州進貢的金屬製成鼎,上面刻有每個州的名山大川、物產、風俗等,是一種權力的象徵。九州既是當時的揚州、青州、豫州、兗州、荊州、梁州、徐州、冀州、雍州,九州極是整個華夏,九龍神鼎則是天下權力的象徵,秦武王觀看九龍神鼎,頗有睥睨天下的意味,無奈秦國勢大,周王也只能好好接待。
周王手下的一個官員,知道秦武王天生神力,喜歡舉鼎,便想出一計,上前一步,對秦武王說道,“九龍神鼎乃是一國重器,重達一千多斤,至今天下力士,無人能夠舉起此鼎。”
秦武王聽了,心裡不服,就想親自下場舉起此鼎,真要能夠力舉神鼎,也昭示了秦國的凜凜神威,以懾天下諸侯。誰知秦武王還沒下場,孟賁就走上前去,來到九龍神鼎近前,二話不說,就將九龍神鼎舉過了頭頂,然後將神鼎穩穩放下,由於用力過猛,眼睛迸裂,流出鮮血,雖然有點“狼狽”,總算舉了起來,圍觀者一片喝彩歡呼之聲,不絕於耳。
秦武王一見孟賁如此,自己也有了信心,頓時興致大發,要與孟賁比試舉鼎,誓要比孟賁舉得更完美。於是秦武王也走下場來,來到九龍神鼎前,運足全身力氣,也將九龍神鼎舉過頭頂。
秦武王將九龍神鼎舉過頭頂,比孟賁有過之而無不及,圍觀眾人更是喝彩歡呼之聲,如山呼海嘯一般,經久不息。心中得意至極的秦武王一時疏忽,舉鼎的雙手打滑,九龍神鼎墜落下來,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