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遲迥聽燕慶掌門說這裡有一位久未相見的故交好友,便忙問是誰?待燕慶將人請出相見,尉遲迥驚呼道,“竟是你們父子?” 原來,來人竟然是宇文述和他的兒子宇文化及。尉遲迥驚訝的說道,“你們父子怎麼會在這裡?” 宇文述長嘆一聲,說道,“一言難盡啊,我們父子淪落此地,還不是拜那楊堅兄弟所賜,他們兄弟二人,是我們的共同敵人啊。”然後把事情的經過講了一遍。 原來,當初北周宗室五王聯合進兵長安,五位勤王各懷異心,宇文述父子費盡心思,也無法將五王捏合到一處,後來宇文招大進入長安,暗殺楊堅未遂,反而被擒,楊堅又設計將其他四王誆騙進長安皇城,一舉擒獲。 幸虧宇文述父子早就感覺其中有詐,既然已經無法挽回敗局,父子二人只好找了個機會,偷偷逃跑。一時無處可去,只好前來紫燕山莊,投奔燕刀門掌門燕慶。 他們雖然身居南陳的淮安府丹陽鎮,但是對於北周的時局,卻是十分關注,宇文述認為尉遲迥驍勇善戰,若是善於利用,絕對是難得的人才。燕慶非常贊同,於是派出很多燕刀門的弟子,潛入鄴城一帶,關注著尉遲迥的局勢。 雖然燕刀門實力有限,無法掌控戰局,卻對尉遲迥別有用心。看到尉遲迥終將以慘敗收場,便密切關注著尉遲迥的一舉一動。後來戰敗後的尉遲迥縱馬跳入彰武湖,隱藏在暗處的燕刀門弟子,正好看得一清二楚,他們在韋孝寬等人撤離之後,迅速潛入湖中,將尉遲迥救了下來,然後,悄悄返回紫燕山莊。 燕慶見尉遲迥和宇文述父子一陣寒暄,便趁熱打鐵,命人準備酒菜,設宴款待他們,慶祝他們三人劫後重逢。 尉遲迥雖然和宇文述曾經同朝為官,但是並無太多交集,而且宇文述此人聲譽不佳,尉遲迥也不屑與其過多交往,但是機緣就是讓人無法預料,想不到他們竟成了同是天涯淪落人,在紫燕山莊意外相逢。 酒席宴上,燕慶和宇文述父子頻頻向尉遲迥敬酒,宇文述也不住的解勸尉遲迥,並再三苦勸,三人一起聯手,再次東山再起。 尉遲迥端起酒杯,一飲而盡,長嘆一聲,一蹲酒杯,說道,“當年西楚霸王項羽,垓下之戰慘敗,逃至烏江邊上,也曾有一樵夫,勸其重返江東,東山再起,楚霸王卻無顏再見江東父老,寧願拔劍自刎,將他頭顱贈與樵夫領賞,當時楚霸王才年僅三十,想我尉遲迥已經六旬開外,那有機會重頭再來。” 宇文化及說道,“尉遲老伯此言差矣,想那姜子牙,七十開外,才在渭水垂釣,遇到文王訪賢,還可以輔助武王伐紂,一舉奠定周氏王朝八百年基業,尉遲老伯與姜尚相比,還算年輕許多啊。” 尉遲迥低頭不語,擺擺手說道,“老夫何德何能,怎能和先賢相比,再說,我們都是孤身一人,沒有一兵一卒,也無金銀如山,東山再起,談何容易啊?” 宇文述對尉遲迥說道,“老將軍此言差矣,楊堅雖然在長安大局已定,獨霸朝綱,但是他仍然還是內憂外患,麻煩不少啊。且不說益州的王謙擁兵自重,反心已起。南陳虎視眈眈,伺機而動。還有北部突厥,實力更是不可小覷。” “哼,”尉遲迥輕蔑的說道,“王謙此人,目光短淺,優柔寡斷,不堪大用,若不是他碌碌無能,老夫怎麼會有如此慘敗?” 宇文述說道,“不錯,王謙是不成器,所以北方的突厥,只要我們和他們合作,突厥鐵騎一旦踏入中原,再加上王謙起事,老夫再去遊說南陳同時發兵,楊堅必定難以招架。若是順利擊敗楊堅,我們再讓三方勢力互相爭鬥,我們則找準機會,獲取漁翁之利,豈不就大事可成啦?再不濟,如今北方突厥勢力最強,我們投靠他們,憑著我們的本事,也會享不盡的榮華富貴,所以我說老將軍,只要我們合作,將來必定大有可為啊。” 正在宇文述喋喋不休,說的起勁的時候,尉遲迥卻霍然站起,將酒杯用力擲於地上,喝道,“住口,宇文述,你把我尉遲迥看作什麼人了?老夫豈是為了貪慕榮華富貴,賣國求榮之人,你們一個是扶桑異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