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開始了高空平衡木的挑戰。

而這時的林在山和李孝妮,已經驅車趕往了距離天主教大學很近的市政籃球館。

布宜諾斯艾利斯市政籃球館,即阿根廷國家男籃的主場。

在1988年布宜諾斯艾利斯主辦的夏季奧運會上,阿根廷男籃力克一眾強敵,最終獲得了奧運會的金牌。

今天《極限闖世界》的最後一關,即要挑戰者們在阿根廷男籃曾經奪冠的場地上,來一次挑戰他們投籃極限的三分球大賽!

這關是Bonus關卡,參賽者如果發揮出色,有機會拿到Bonus道具卡。

很像NBA中的三分投籃大賽,在這關比賽中,場地內會沿著三分線設定五個投籃點。

每個投籃點有5顆籃球。

每投中一球,參賽者得1分。

每個投籃點的最後一個籃球是花球,投中花球得兩分。

20顆普通球和5個花球,總計30分。

投籃時間限制是1分半。

參賽隊伍可以兩人一起投籃,也可以只一人參賽投籃,總之在1分半鐘內,能投中多少球就算多少球。

參賽的隊伍只要拿到10分,這關即算挑戰成功。

如果得到18分,他們便啟用了Bonus的獎勵條件,將獲得抽取Bonus道具卡的機會。

“10分,看起來不算太難啊。”李孝妮看過這關的挑戰規則後,覺得這關好像比前面的比賽要更容易一些。

然而,在林在山看來,這關的難度應該是今天最大的,這關很可能會殺掉很多隊伍的時間。

25顆球要想拿10分,就是要投進將近10個球!

三分命中率要接近40%!

這對於他們這些業餘籃球愛好者來說,幾乎就是一個不可能達到的命中率!

不限制他們時間讓他們投25顆球,都不見得能進10顆,這關還要限制1分半的時間,這怎麼可能啊?!

“大叔,你上次打籃球是什麼時候?”

李孝妮由工作人員幫忙調整著麥的位置,問林在山。

“這個我可想不起來了,估計是好久好久之前的事了,沒十五年,也得有十年了吧。”

林在山講的這是原來那大叔的情況。

他自己在上一世最後一次打籃球也是很久很久之前的事了,對於籃球,他都有點陌生的感覺了。

“那麼久啊?”

李孝妮驚了一驚。

“你呢?最近打過籃球?”

林在山反問李孝妮。

“我上次打籃球還是拍廣告時打的呢,估計也有兩三年了。那時練了一段,不過練的都是拍球,我不太會投籃。”

“沒關係,咱們先試試吧。”

林在山以前總打籃球時,投籃也不是很準,現在就更不準了。畢竟是業餘打著玩的,不像職業籃球運動員那樣每天練幾千次投籃,練的早有肌肉記憶了。

他們這種業餘選手投三分球,基本上就是靠撞大運,要想在25個球中撞進10個去,這實在是太難了。

扭了扭手腕腳腕,活動了活動筋骨後,林在山和李孝妮在另外一側的練習場地試投了幾個球,找找感覺。

這個場地是國際籃聯的標準場地,三分線的距離是6。75米,從遠處看,這個距離不算遠,但真正站到場地上,仰望著三米多高的籃筐,從7米外往直徑只有45厘米的藍筐裡投球,這對非職業運動員來說,幾乎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林在山練習時投了15個球,動作做的很標準,且越投越熟練,越投越帥,但準星自始至終就找不到。

15個球,有6個他投出了三不沾。連籃筐都沒碰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