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種耕種,也沒勞力去種地,這年月種田看老天,畝產不高的情況,一年到頭百姓依舊填不飽肚子。

楊曦軒嘆氣,“亂世多年,各州田地荒廢,水力更是年久失修,加之缺乏耕牛等,北方的恢復難上加難。”

周鈺隨著曦軒私訪過,因為缺失勞力,大片的田地依舊荒廢,人口的銳減城鎮蕭條,一個鎮子連個赤腳大夫都沒有,百姓病了全靠硬挺。

周鈺的心裡也不好受,他只能安慰,“慢慢來。”

楊曦軒內心是真的急,託一日就有無數百姓死亡,可他再急也沒用。

一路達到濟州府城,柳將軍在城外十里處迎接,今日不僅濟州官員到了,還有無數的百姓。

百姓們想親看見到楊皇,不,應該是皇上,他們已經是皇上的子民。

楊曦軒騎馬而立,柳將軍等人見禮,一聲聲皇上萬歲,楊曦軒只覺得肩膀越發的沉重了。

濟州府城算上儲存完好的州城,百姓依舊缺衣少食,一眼望過去,沒有幾個面色紅潤之人。

楊曦軒示意百姓平身,他沒給百姓畫大餅,與其畫大餅不如干實事。

百姓等楊曦軒進城,才敢私下議論,有的百姓說皇上不愧是神仙下凡,有的人說皇上真年輕,有的人激動地喊著明君。

楊曦軒到了行宮,他沒心思逛行宮,反而與周鈺嘀咕,“張旻一副節儉的姿態,則,還不是建了行宮!”

周鈺心裡翻白眼,知道曦軒想聽什麼,“張旻假仁假義,只有你怕勞民傷民。”

楊曦軒抬著下巴,他的確該驕傲,“我那麼有銀錢,我都沒建行宮呢!”

周鈺笑出聲,“對,所以你是愛民的明君。”

楊曦軒高興極了,快步更是輕快了幾分,柳將軍接受良好,他是最早跟隨皇上的幾人之一,見過太多皇上和周先生的相處,所以一臉的淡定。

後投靠過來的官員和趙將軍等人瞪大眼睛,他們打心眼裡懼怕楊皇,這些年關於楊皇都是殺伐果決,睚眥必報等等,哪怕楊皇愛民,他們也是怕的。

現在見楊皇因周先生誇讚高興,好像得了家長肯定的孩子一般,他們忍不住驚愕了。

同時心裡告誡自己,周先生不能得罪之人。

周鈺感覺到了灼熱目光,他能猜到官員的心思,嘖了一聲,幸好他沒參加政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