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府城,最新一期的報紙到府城,趙茳也終於到了,趙茳沒有急著去府衙見楊將軍,而是先找了客棧住下。

他這一路從瑞州到德州,內心的感觸實在是太大了,瑞州和德州的差距天壤之別。

現在瑞州百姓生活安穩,而德州百姓衣不蔽體拼命勞作,還好楊將軍對德州百姓不錯,百姓只要付出勞力就能換得糧食,不用擔心被活活餓死。

趙茳在客棧簡單洗漱後起身去了茶樓,茶樓內來往的人並不多,他對說書先生講關於楊將軍的事蹟感興趣。

府衙,楊曦軒手裡正翻看著報紙,報紙是瑞州釋出的,一共送來十分報紙,將一份報紙送去印刷,剩下的報紙全部分散給德州重要的官員。

楊曦軒目光盯著標題,

“少年強則國強。”報紙大篇幅報道周家學堂開學,最醒目是對周家學堂描寫的文章,然後是介紹周鈺夫妻的,最後是周鈺講的話和在學堂內雕刻的標語。

鍾衍激動的拍了桌子,

“好,好,周鈺說的好。”楊曦軒眼底含笑,

“姐夫說少年是國家未來的脊樑,我很期待這些少年的成長。”

“周鈺賢侄還說用學識鑄造國家銅牆鐵骨。”楊曦軒低聲笑了,

“姐姐和姐夫用學識做到了。”大炮的仿製,記載中出現過的各類火器,姐姐和姐夫用事實證明,國強需要各領域人才。

鍾衍站起身來回的走動著,

“可惜了,我沒能親眼觀看周家學堂開學。”楊曦軒也可惜,他一度想回上河村參加開學,可惜德州離不開他。

鍾衍又道:“現在附近幾州會偷偷訂閱我們發行的報紙,周鈺兩口子又出名了。”楊曦軒清楚鍾衍的潛意思,

“現在德州百姓士兵訓練的不錯,可以抽調一些兵馬回去了。”鍾衍不提他也要加大對姐姐和姐夫的保護,姐姐說只要冶煉技術上來,他們就可以嘗試創造威力更大的大炮和火器,不再是模仿,而是屬於他的火器。

而且周家學堂收入的學生,一半為官家子弟,他可不想上河村出事。上河村,周鈺兩口子不用教導丙區,他們夫妻教導乙區和甲區,別以為教導的班級少就輕鬆,其實一點都不輕鬆,全因甲區的學生是各領域天賦好的匠人,他們不僅要專研掌握的技術,還要學習與自身技術相關的數理化。

楊兮兩口子想教好學生就要先學習,收集來的各類手札,兩口子需要用心研究,還要在實驗室親自動手實驗,教學和學習同步進行。

今日周鈺夫妻在禁區內的實驗室,兩人帶了幾個忠心的匠人研究橡膠,別以為古人的研究精神差,只要為他們指引了方向,他們也會自行研究,開啟思路後,各種設想層出不窮。

晚上,周鈺兩口子回家,飯桌上補湯就有兩道。耿蓼關心的道:“嫂子,你眼眶有些發青,最近好好休息,您都瘦了不少。”楊兮按了按疲憊的額頭,她和周鈺不是神什麼領域都會,他們在和匠人學生交流的時候,他們會認識到自己哪裡不足,虛心學習的同時,又感慨只有他們兩個先生,在沒有頂級大師傳授技術的情況下,只能自己用心學習鑽研。

他們夫妻白日上課,晚上還要自學,結果就是睡覺不足,這才開學就瘦了。

楊兮喝了一碗補湯,精神了一些,

“現在我們依舊摸索中,等我們學習差不多就輕鬆了。”到時候他們記錄的筆跡和總結手札的內容,就可以編輯成教學書籍,他們也就輕鬆了,而不是像現在講數理化的同時,技術方面只能講手札上的內容,手札不是不好,而是太雜了,不同人記錄的方式不同,有些看著腦殼疼。

還好現在數理化就夠考驗學生了,話又說回來,能夠被他們選出來的天賦匠人,腦子都是好使的,不能說全員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