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以購大米二石。而經過了連續多年的天災,米價暴漲,現在的一兩銀子只能購大米半石。
而一臺水車或者手壓機可以灌溉近二十畝土地,增加的的這點成本與增產的糧食相比,簡直可以忽略不計。
“唔,很好,很好。朗兒,這兩樣都是屯田的利器,咱們要把它牢牢地抓在手中!”
沈崇文來回踱了幾步。道:“陳木匠也是多年的老人了,忠心方面無可置疑。給他在街上盤下一家鋪子,專門打製這兩樣器物。再收幾個徒弟,不過核心部件得讓他自己把持。等到滿足了自家的田地,再對外出售。”
沈朗暗暗點頭,老爹不愧為一家之主,操持著一家的營生,已經看出來了此中的商機。
“嗯,我還要儘快把此事上報戶部。眼下大明各處都是赤地千里,民不聊生。戶部正為此焦頭爛額呢——”
沈崇文喜滋滋的道。沈家的朝中有人,這麼一件大殺器報上去,不怕被人貪墨了功勞。相信戶部得了這兩樣器物,到時候加官進爵那是免不了的。沈朗笑著點了點頭,不錯不錯,老爹到底是混官場的,對於機會的把握還是很敏銳的。
“父親大人,孩兒還有一個建議——”
“哦,說來聽聽——”沈崇文滿面笑容的看著沈朗,顯然是心情舒暢已極。“父親大人,在本縣推廣的時候,不妨價錢可以低一些。這樣有兩個好處!一來大夥都會說您心中有家鄉父老,可以贏得口碑。二來這樣可以更加快速的推廣,到時候靈丘縣成了納糧大戶,這也是您的政績啊!”沈朗笑著補充道。
沈崇文聽了略一思索。已是連連點頭:“對啊,我怎麼就沒有想到呢——失誤了,失誤了——”
沈朗微微一笑,不是您沒有想到,而是各人的著眼點各不相同。您作為一家之主,先想到的自然是咱這個‘小家’,而我是從後世穿越來的,多出了幾百年的知識積累。想到的自然也比較全面了。
接下來,沈朗又關於以後土地的運作方式和沈崇文探討了一番,因為他覺得現在的運作方式太落後了。
中國幾千年來大部分實行的是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這種經濟的主要特徵是,以種植糧食為主體,以一家一戶為單位,以生產自給為目的,經營方式落後,抵抗風險能力很差。農民年復一年辛勤勞動,產出卻很少。而且這種小農經濟在自然災害面前往往無力抵禦,一遇天災,往往就是流離失所。而且這種小農經濟還會影響到整個社會大環境!正所謂無糧不穩,由於單一產出不高,就會造成整體糧食供應緊張。而糧食供應緊張又會造成整個社會基礎的不穩固。
 ;。。。 ; ;
第七章 激勵
而見識過後世那種大農莊的生產方式,沈朗當然不會再用這種落後的生產方式,眼下沈府有五千多畝土地,正好實行大農莊計劃。這種生產方式,遠遠勝出那種小農經濟百倍。
不但可以顯著提高糧食產量,抵抗災害能力也遠遠強於那些小農經濟。在自然災害面前,那些一家一戶的小農經濟好比一條小舢板,而大農莊好比一艘航空母艦。
就拿不遠後的英國來說,1633年時,貴族巴洛的莊園裡有57戶公簿持有農,耕種莊園土地的2/3以上。另有7名租地農場主,租用土地不足1/3。但是,這7名資本家所繳的地租數額卻接近巴洛莊園地租收入總數的近1/2。16年之後,在同一個莊園,租地農場主增加到10人,共租用莊園土地的42%,所繳地租卻佔總額的67%。而耕種近58%土地的46戶農民,所納貢賦只有地租總收入的29%。
而且,大規模農場式的生產方式,由於實力雄厚,很容易採取先進的科技,使用新的耕作方法和耕作技術,擴大耕地面積,改良肥料等,提高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