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太學風華(第1/2頁)
章節報錯
在大楚皇宮那威嚴莊重的殿堂之中,文帝做出了一個影響深遠的決定:命長樂公主入太學院學習,並精心挑選了一眾朝廷重臣的子女為伴讀,由丞相擔任太傅,太尉、御史大夫協同教導。這一舉措,猶如一顆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面,在宮廷與朝堂之上激起層層漣漪。
太學院,這座匯聚了大楚天下英才與滿腹經綸之士的學府,坐落在皇宮的東側。其建築風格古樸典雅,紅牆環繞,綠樹成蔭。高大的殿堂內,擺滿了一排排的書架,上面陳列著古今中外的典籍著作,從經史子集到兵書戰策,從詩詞歌賦到天文地理,無所不包。陽光透過雕花的窗欞,灑在光潔的地面上,形成一片片光影,彷彿在訴說著歲月的故事。
長樂公主得知自己將入太學院學習,心中既興奮又緊張。她深知這是父皇對自己的期望與信任,同時也明白,在太學院中,她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入學的那一日,陽光明媚,微風輕拂。長樂公主身著一襲華麗的粉色錦緞長裙,頭戴精緻的金冠,在宮女太監的簇擁下,緩緩走向太學院。她的身後,跟著丞相嫡子馮辰溪、太尉嫡子蘇青竹、御史大夫嫡女白薇、郎中令嫡子於若冬、衛尉嫡女李澄、治粟內史嫡女藜露等伴讀。
眾人來到太學院門口,丞相早已等候多時。丞相身著一襲紫色官服,頭戴烏紗帽,面容和藹而莊重。
“臣拜見長樂公主殿下,今日便是殿下入學之日,臣等定當竭盡全力,輔佐殿下學習。”丞相恭敬地行禮道。
長樂公主微微屈膝,回禮道:“有勞丞相大人,本宮定當努力學習,不負父皇與諸位大人的期望。”
隨後,眾人一同進入太學院。太學院的學子們聽聞長樂公主前來入學,紛紛前來圍觀。他們的目光中,有好奇,有敬畏,也有一絲不易察覺的審視。
在太學院的課堂上,桌椅擺放整齊,先生站在講臺上,目光掃視著臺下的學生。
“今日,長樂公主殿下與諸位公子小姐一同入學,實乃太學院之幸。吾等當以禮相待,共同切磋學問。”先生高聲說道。
長樂公主坐在前排,她的目光堅定而專注。先生開始授課,首先講解的是《論語》。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長樂公主殿下,您對此句有何見解?”先生看向長樂公主,提問道。
長樂公主站起身來,清脆的聲音在課堂內迴盪:“先生,本宮以為,學習需時常溫習,方能有所收穫,此乃樂事。有朋友自遠方而來,交流學問,亦是樂事。而他人不瞭解自己,亦不應惱怒,此乃君子之德。這告訴我們,在求學之路上,要有恆心,有包容之心,方能不斷進步。”
先生點頭稱讚:“殿下見解獨到,此乃讀書之要義。”
一旁的馮辰溪也站起身來,補充道:“先生,臣以為,這也體現了儒家倡導的人際關係與自我修養之道,我們在與人相處時,亦應遵循此理。”
課堂上,眾人你一言我一語,討論熱烈。而在課間休息時,太學院的庭院裡,長樂公主與伴讀們圍坐在一起。
“公主殿下,這太學院的學問果然深奧,不過有公主殿下在,臣等便有了主心骨。”蘇青竹笑著說道。
長樂公主微笑著回應:“青竹,莫要如此說。本宮亦需與諸位共同學習,相互砥礪。白薇,你今日對先生所講之《論語》,可有其他感悟?”
白薇微微思索,說道:“公主殿下,臣女以為,《論語》中的每一句話,皆可延伸出諸多道理。如‘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這便是教導我們要時刻反省自己,注重品德修養。”
眾人紛紛點頭,正討論得熱烈之時,一位太學院的老生走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