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硝煙將起(第1/2頁)
章節報錯
在魏國那戒備森嚴的皇宮密室之中,氣氛壓抑而凝重。魏國國君魏宏坐在一張雕刻著繁複花紋的巨大木椅上,臉色陰沉得彷彿能滴出水來。他的面前,晉國使者司馬炎和寒國使者蕭凜並肩而立,三人的身影在密室中搖曳的燭光映照下,顯得格外詭秘。
魏宏率先打破了沉默,聲音低沉卻透著一股狠勁:“兩位使者,如今楚國在那太女的治理下,國力日益強盛,商業繁榮,軍隊也訓練有素。長此以往,必成我三國之大患。今日請二位前來,便是要商議聯合發兵攻打楚國之事,不知二位意下如何?”
司馬炎微微拱手,臉上帶著一絲謙遜的笑容,可那笑容背後卻隱藏著無盡的算計:“魏君所言極是。楚國的崛起,對我晉國在南方的利益拓展已造成諸多阻礙。我晉國願與魏國、寒國攜手,共伐楚國。只是這出兵之事,需得從長計議,兵力的調配、糧草的籌備以及行軍路線,皆需細細謀劃。”
蕭凜緊接著點頭稱是:“寒國雖地處偏遠,但也深知楚國之威脅。若能將楚國擊垮,我寒國在北方的地位亦能更加穩固。不過,我寒國兵力有限,且冬日將至,北方寒冷的氣候會對行軍造成一定影響,這後勤補給方面,還需魏、晉二國多多協助。”
魏宏皺了皺眉頭,思索片刻後說道:“蕭使者放心,魏國糧草充足,可在後勤方面提供大力支援。至於行軍路線,朕以為,我魏國可從西邊出兵,直取楚國的軍事重鎮襄陽。襄陽乃楚國的門戶,一旦攻下,便可長驅直入。”
司馬炎輕輕搖了搖頭,提出異議:“魏君,襄陽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楚國必定在此佈下重兵。我晉國從南邊出兵,可先攻打楚國的商業城市荊州。荊州富庶,商業繁榮,楚國的許多物資皆囤積於此。若能攻下荊州,既能切斷楚國的經濟命脈,又能獲得大量的物資補給。”
蕭凜聽後,眼睛一亮:“司馬使者此計甚妙。那我寒國可從北方出兵,牽制楚國在北方的兵力,使其首尾不能相顧。不過,三國聯軍需得約定一個會師的地點,以便協同作戰。”
魏宏沉思片刻,說道:“可在楚國的都城郢都附近會師。郢都乃楚國的核心,若能兵臨城下,楚國必亂。但在這之前,我們還需派出細作,深入楚國境內,探查楚國的兵力部署、糧草儲備以及朝廷的動向。”
司馬炎表示贊同:“魏君考慮周全。這細作之事,我晉國可派出一些擅長隱匿身形、精通情報收集之人。他們可偽裝成商人、遊民,混入楚國的各大城市。”
蕭凜也不甘示弱:“寒國雖無太多擅長情報之事的人手,但可提供一些熟悉北方地形的嚮導,助聯軍在北方順利行軍。”
魏宏微微點頭:“如此甚好。另外,關於聯軍的指揮權,朕以為,可由三國輪流執掌。在不同的作戰階段,由不同的國家主導指揮,如此既能發揮各國的優勢,又能避免指揮權的紛爭。”
司馬炎皺了皺眉頭,似乎對這個提議不太滿意,但還是勉強說道:“魏君此議,倒也可行。只是在作戰過程中,各國需保持密切的溝通與協作,切不可各自為政。”
蕭凜則爽快地說道:“我寒國無異議。只願聯軍能早日出徵,一舉攻克楚國。”
在商議完軍事戰略後,話題又轉到了戰後利益的分配上。
魏宏目光貪婪地說道:“若能成功攻下楚國,楚國的土地,魏國當分得最多。畢竟魏國出兵最多,且在後勤方面承擔了主要責任。”
司馬炎臉色一變,急忙說道:“魏君此言差矣。晉國在此次戰爭中亦發揮著重要作用,若不是晉國提出攻打荊州之策,聯軍難以如此順利地開展行動。楚國的土地,晉國應與魏國平分。”
蕭凜見二人爭執不下,趕忙勸解道:“兩位莫要爭執。楚國土地廣袤,可根據各國的貢獻大小,合理分配。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