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襄有其母黃蓉的聰明伶俐,但卻不像黃蓉那樣刁鑽古怪;有其父郭靖的執著堅忍,但卻不像郭靖那樣混沌憨直;有黃藥師的自由和不拘的天性,但卻不像黃藥師那樣頑固做派;有小龍女那樣的冰雪玉潔,但卻不像小龍女那樣不通世事;有楊過疏狂和任性,但卻不像楊過那樣偏激和不馴……郭襄真是真善美的化身,很少有人不會真心誠意地喜愛她。
郭襄一出場亮相,就把郭芙比了下去。兩人唇槍舌戰,處處都是郭襄的巧妙於不知不覺間佔了上風。其爽朗的胸襟,無邪的笑語,一喜一嗔,有著說不出的神俊和瀟灑。郭襄見到神鵰俠,竟能不以貌取人,不覺戴著人皮面具的楊過怎麼“醜陋”。英雄本來自有英雄的另一種非常人的神俊,郭襄別有一付超凡眼光,別有一付錦繡心腸!
郭襄真是金大俠小說女子中上上人物,聽楊過稱讚小龍女之絕美,絲毫沒有半點庸俗婦人的嫉妒之意,反而大起敬慕之心,胸襟之爽朗澄明,不摻雜半點塵埃。
讀《神鵰俠侶》,最不忍心的便是郭襄不了情無言的結局。
郭襄何辜,未識人事便已為情所困,為註定的失落而黯然銷魂無怨無悔,在所有金大俠筆下的悲劇中,最讓人同情和心醉的,便是郭襄永遠沒有的也許。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茫茫大地,浩浩南北,千古同此傷心。
千金一諾,楊過感於郭襄一片冰心,送了郭襄三枚金針,許諾以此為信物,滿足郭襄的三個願望。這本是童話故事中常出現的結構模式,於此用來,正可印證和暗喻故事中的言外之意。
楊過,是郭襄眼中無所不能的神明;
郭襄,是楊過眼中童話般純真的少女。
意願的達成可以帶來瞬間的快意和歡悅,但最終卻轉瞬成空,依然是曾經的一無所有。
楊過錯了,他並不是神明,不可能帶給郭襄真正的幸福和滿足;
郭襄也錯了,她並不是生活在童話中,夢醒之後,何處去尋找歸宿?
郭襄毫不猶豫用去了二枚金針,正像童話中常有的那樣輕易,郭襄說出了兩個願望。
楊過心想:“小姑娘不知輕重,將我的許諾作玩意兒。”
楊過又錯了,何者為輕?何者為重?豈不知這呼吸般微弱之輕,已經是小郭襄生命之難以承擔之重!
郭襄見到了楊過的面容,更是芳心大亂,情懷一發而不可收拾;郭襄的第二個願望,是要讓那莫名的關係更進一步地深入發展,她要情懷更復雜,更糾纏。
郭靖黃蓉依然是一對教育失敗的父母,對郭芙太溺愛,對郭襄、郭破虜反其道而行之。郭襄賭氣兩天不吃飯,黃蓉便心痛不過,親自下廚煮精緻小菜哄得郭襄高興起來。“這麼一來,夫婦倆教訓女兒的一片心血,一番功夫,卻又付諸流水”,讀此,可為天下當父母的前車之鑑。
黃蓉還是精明,看出了郭襄的古怪,可是她再聰明,也猜不到小郭襄是為楊過、為情而苦惱。
郭靖黃蓉擺英雄大宴,郭襄在閏房裡擺英雄小宴,大有大的佳處,小有小的好看。
郭襄的生日這天到了,這是她和楊過繼續合演著的童話節目。
楊過給郭襄的生日禮物終於送到,這是金大俠書中最為奇特的禮物了。楊過的禮物,公私兼顧,倒是樂壞了郭靖郭大俠。
楊過的三件禮物,又有說法。在郭襄,這樣的禮物好是好,可是太好了,卻大而不當,怎可能撫慰少女心痛的性子?
在楊過,則苦心積慮,既給足了郭襄面子,又不至侷限在兒女情長上,或能讓郭襄知難而退,體面收場。
正像童話中的模式,表面的願望可以達成,內在的矛盾卻未解決。
英雄的風采最讓凡人們渴慕和神馳,凡人們瑣屑的生活渴望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