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況知道落下來還要爆炸!

鬼子的頭車受到了最高的禮遇,幾乎三分之一的子彈和手榴彈都是給它的。數百枚手榴彈幾乎同時爆炸,張凡耳朵幾乎震聾,硝煙被山風吹起,四處瀰漫。

頭幾輛車已經不成摸樣,癱瘓在狹窄的石橋上,火焰熊熊,徹底堵住前進的路。後頭的車接連追尾,為規避前頭車輛的軍車四處亂撞,時不時就有卡車開到兩旁山坡上,傾斜翻到,橫七豎八的亂在溝底。

車上的日軍和輜重翻了一地,又隨即被後續的車輛碾壓。或成為山上的八路軍的攻擊目標。還有車隊中大量的馬車,更是添亂,受驚的馬匹根本無法控制,都試圖掙脫韁繩跑路,於是拖著車輛和趕車人四處亂竄。有的相互撞到,有的陷在前頭倒落的車輛中,還有被身後重重翻到的車輛拖帶著倒在地上,四蹄亂蹬,唏溜溜嘶鳴。車上的物資滾落地到處都是。

第一波打擊是敵人損失最大的,幾乎所有能看見的鬼子都被招呼,車輛駕駛員,更有神槍手專門照顧。投彈手都是選的八路軍中身高臂長,臂力驚人,投彈準確,而且還有配合,這種手榴彈拉了導火索有5、6秒時間引爆,有經驗的投彈手很會控制,有的貼地爆炸,有的控制在頭頂爆炸,有的落地即爆,有的落在鬼子逃跑路線上延時爆,五花八門。

八路軍的投彈技術可不是蓋的。這源於八路軍的彈藥補給很少,為節約子彈,射擊訓練少,而這種不費彈藥的投彈訓練深受追捧,所有八路軍部隊都投入了很大精力,所以幾乎所有八路軍戰士的投彈水平都不錯。這直接造就了軍中很多優秀的投彈手,把二戰手榴彈的潛力發揮的淋漓盡致!

緊接著,第二輪打擊,各種輕重武器齊開,隨意射擊。投彈手第二輪投彈,專朝人多扎堆的地方,儘量造成人員傷亡。

數分鐘的功夫,已是第三輪投彈,這回投彈目標是溝底路旁,敵軍尋找隱蔽的路線上,封住敵人退路。為第一次衝鋒做準備。

三輪打擊過後,溝中敵軍矇頭轉向。這時,老抗戰電影中熟悉的衝鋒號聲響起,張凡第一次親耳聽到這嘹亮的軍號聲,不覺心潮澎湃,熱血上湧,恨不得隨戰士們一起衝下山去廝殺。

只見漫山遍野的八路軍突然都蹦起來,身上還纏帶著藤草樹葉的偽裝,雄壯的喊殺聲響成一片!這跟電影裡的八路軍衝鋒非常相似,只是在現場觀看更顯得刺激!

老爺廟這邊,除各重要火力點的戰士外,一線計程車兵齊齊抽出腰間刺刀按在槍頭,更有一隊士兵,放下槍支,從背後拔起一把厚背大砍刀,目露兇光。副團長楊勇和3營長老鄧更是身先士卒大喝著率隊先衝了下去。

第六章 激戰,救治與診斷

一時間士氣如虹,殺聲震耳。滿山都是抖去偽裝的戰士,從西北、東南、西南三個方向衝下。而東北面是懸崖直壁,無法從溝底攀爬。

縱然衝鋒,也是很有章法,步槍兵率先衝下,抵近後開槍,“呯!呯!呯!”的槍聲連續不斷,正在地上隱蔽,剛剛爬起來還未站穩的日軍,又倒下一片。

而後衝到近前的八路軍戰士,端著刺刀三兩個一組,蜂擁而上。保持兩三個戰士對一個日本兵的局面,以多打少。

隨後大刀兵從側後掩殺而來,專找敵人聚集的地方衝殺,不讓日軍組織起有效防禦,分割敵軍的隊形。因這大刀背厚體重,是近戰絕佳兇器,專為剋制日軍擅於拼刺刀的武器,士兵還是專選的練家子,日軍的步槍通常抵不住這刀勢兇猛,常常被大力劈斷。因此衝鋒陷陣,接近敵軍後,這大刀兵所向披靡。日軍被他們盯上,很難留下全屍!

最後,機槍兵,投彈手迅速佔領溝旁兩側的制高點,組織起新的火力點,近距離壓制敵軍。

日軍措不及防,被打得暈頭轉向,亂作一團。十多里長的車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