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王濟仁想要告老的話,馮一博就起了拉攏之心。

現在的東海郡,看似發展的還不錯。

但這也只是因為,還處於初期的高速上升階段。

很多問題還沒凸顯出來罷了。

想要持續發展,就要在軍事、經濟、科技、文化,還有外交、內政等幾個維度,得到全面的加強。

而不是現在這樣,只有軍事和經濟上的穩定發展。

東海郡雖然已經獻土歸附,不是獨立主權的國家,

但除了每年要上交一點,不多不少的稅賦和貢品之外。

基本還是處於全面自治。

其中,軍事方面最為強盛。

黑龍艦隊威懾整個東海和南海,無人敢輕攖其鋒。

經濟方面也還算繁榮。

除了海上貿易,百姓也都算豐衣足食。

因為人口還少的關係,“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還是可以實現的。

而科技和文化方面,就是絕對短板了。

科技方面的醫療,還有文教等軟實力。

都僅僅處於萌芽階段。

文教上,東海郡沒有高階人才。

好在馮一博還可以親自編纂教材,招攬一些落第秀才為孩童啟蒙。

只是這件事還需要時間的沉澱。

除了工匠那邊有所建樹,其他方面還看不出太大效果。

而醫療上,欠缺的就更多了。

東海郡氣候溼熱,蚊蟲猖獗。

妥妥的瘴痢之地。

馮一博雖然也算知曉古今,卻唯獨對醫術一竅不通。

黑龍府曾花大價錢延請名醫,卻沒人願意在那邊常駐。

即使去了,也不過是給貴人看病,回頭就坐船離開。

醫療事業的發展,基本處於停滯狀態。

就算是江湖遊醫都不願意去海外。

流求現在的郎中,多是整村移民時候,帶過去的鄉野村醫。

其水平,很多隻比巫祝強了一點,

卻也有限。

因此,馮一博聽到王濟仁回不去太醫院,想要告老還鄉。

就動了讓他去東海郡,開館授徒的念頭。

要知道,王濟仁做過太醫院的院判。

絕對是這個時代最頂級的醫學專家。

哪怕露出一星半點,也不是鄉野村醫可比。

更何況,馮一博的打算,還不僅限於此。

此時王濟仁聽到他的話,顯然有些遲疑。

見此,馮一博也猜到了他的顧慮。

太醫院的太醫各有擅長。

比如王濟仁,就最擅長切脈。

但這樣的絕活,都是家傳的獨門絕學,不能輕易外傳。

想到這些,馮一博就笑了笑,道:

“供奉可以放心,我並非覬覦你的家傳絕學,只想讓你教授一些通用的醫術罷了。”

王濟仁聞言,頓時鬆了口氣。

這是,馮一博卻又補充道:

“還有就是,在此期間,需要您幫忙主編一本《村醫手冊》。”

沒錯。

除了讓王濟仁開館授徒之外,馮一博還打算讓他幫忙寫一本教材。…早在穿越前,他就聽過《赤腳醫生手冊》的傳說。

這本書在網上,一度被稱為穿越必備神書之一。

後世的建國初期,長達幾十年的物質貴乏時代。

這本書也為解決國人的醫療問題,實實在在的立下過汗馬功勞。

對於這個醫療條件落後的時代,若是有這樣一本書橫空出世,那建立醫療系統的難度就降低了太多。

可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