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的這些日子,可把景順帝累得夠嗆。

從臘月二十三開始,他每天都要進行各種儀禮。

初一當天,更是在太廟、世廟等處。

舉行了幾場盛大的祭祀儀式。

一場場祭祀下來,簡直要了他半條命。

而且他還比別的皇帝要多一項,就是去東宮拜見太上皇。

這個皇帝做得,跟孫子似的!

當然,後宮也是忙的不可開交。

凡封誥的命婦,都要入宮覲見。

由她們代表天下女子,向皇太后、老太妃、皇后。

按照儀禮進行參拜。

新年伊始,朝廷還要舉行一次大朝會。

介時,眾藩屬、四夷等,都要覲見皇帝。

同時進行朝貢。

大魏的外交策略,就是:

八方有貢,萬國來朝。

這可並非只是為了虛名,而是有更大的作用。

對於大魏來說,只用些許甜頭,就和周邊確立了宗藩關係。

當然,這“些許”兩字確實是對大魏來說。

對於那些小國,簡直是“天大”的好處了。

這次的朝貢還出了些問題。

倭國竟來了兩支使團,在津門差點打起來。

原來這兩支使團,一支是足利幕府派遣。

帶了足足兩船貢品。

另一支則自稱倭王派遣,由藤原氏朝貢。

按照規制,也有兩船。

兩夥人都說自己才是正統,請求大魏朝廷做主。

津門衛的人不敢耽擱,便上報了鴻臚寺。

鴻臚寺又上報禮部。

禮部讓兩撥人都先到都中,再做分辨。

還有人提議乾脆讓他們一起朝貢算了。

但禮部堅決反對。

李守中表示:

此例若開,怕以後每個國家都能來幾百個使團了。

景順帝也許是物傷其類,一樣不同意一國有兩個使團。

非要分出個一二來。

今日是大朝會之後的第一次朝會。

太極殿前,百官都穿著朝服,按常儀行禮侍班。

馮一博也提前得了通知,此時就立於臨近太極殿門口的柱子旁。

今日朝會的議題,不知為何把他排得很是靠前。

還沒站多久,就聽到宮人持詔宣讀:

“今有翰林院侍講馮淵,欽差巡江南倭寇及練兵事。”

“短短數月,練兵三千,大戰兩場,斬敵近萬。”

“江南倭寇之憂解矣!此數年未有之功也!”

接下來都是,一大段一大段的誇讚。

直到馮一博聽得面紅耳熱,才聽宮人說了最重要的事。

“現,擢馮淵為禮部主客清吏司郎中,兼,鴻臚寺右少卿,專司海外一應事務。”

禮部有主客、儀制、祠祭、精膳,四個清吏司。

其中主客清吏司的職責,聽起來和他兼任的鴻臚寺差不多。

都是負責接待外賓的一應事務。

但實際上,卻有很大區別。

禮部是政務部門,負責管事。

主客清吏司主要負責策劃接待流程之類。

而鴻臚寺卻是執行部門,負責做事。

也就是接待的具體事宜,是他們負責的。

當然,馮一博這個職司就很有意思。

既負責制定流程,也負責具體接待。

禮部郎中是正五品的官職,馮一博等於升了兩級。

職司又在禮部,頂頭上司是他恩師李守中。

這個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