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

“可不是嘛!”

戴權附和一聲,又藉機道:“這些日子看似平靜,實則也是暗流洶湧,想必這事還要有些日子方能塵埃落定。”

“若是能借此機會……”

太上皇似乎有些心動,忽地又有些煩躁。

“算了!這些事讓太極宮去煩心吧!”

戴權見狀頓時有些失望。

只是他走出幾步,太上皇又忽地回頭,道:

“近日可有什麼趣事?能拿來解個悶子也好。”

“嗯……”

戴權低頭像是在思索,實則神情閃爍。

隨後換成一張笑臉,才抬頭道:

“趣事的話,說來也有一件,只是多少還與江南之事有點關係。”

“哦?”太上皇不知可否。

“就是剿滅了倭寇的那個舉子,他在賈府用一個‘禮’字,把後宅史老太君說的啞口無言……”

這事明明發生在賈家內宅,戴權卻如數家珍。

甚至連細節都說的一般無二。

“……最後此子大搖大擺,像沒事人一樣離開。”

戴權興致勃勃的講完,卻發現太上皇並沒覺得有趣。

不知是不是物傷其類,感慨史老太君真的老了。

太上皇聽完微微一嘆。

“一門兩國公的簪纓世家,如今竟淪落若斯。”

聽起來似怒其不爭,戴權卻知並非如此。

他試探著附和了一句:“榮國賈府如今只剩下空殼子,不過還有些名聲可用罷了。”

果然,就聽太上皇嫌棄道:“哪還有什麼名聲?怕也只比寧國強些。”

說完又搖頭唏噓道:“枉朕當年還親自出手,斷絕了榮府次子的仕途,現在看來倒是多此一舉。”

戴權也立刻顯出鄙夷之色,附和道:“可不是,賈史氏一個婦人也就罷了,他那倆兒子真是一個比一個不如。”

“不管怎麼說,這事既然知道了,你就稍作處置吧。”

四王八公這些勳親貴戚都以他為尊。

知道賈家受了委屈,多少也該有所表示。

戴權卻搖了搖頭。

“陛下有所不知,賈政雖已斷絕仕途,但他的親家,金陵李氏族長守中,最近倒是活躍的很。”

“哦?莫非他也想在這次爭一爭?”

太上皇一聽就懂,隨口一問直指要害。

“想必如此。”

戴權點點頭,道:“前段時間,他上書引經據典的說了不少廢話,無非是表明立場支援太極宮了。”

“他與那小子有什麼關聯?”太上皇皺眉。

“李守中是他鄉試的座師,又是他在國子監的恩師。”

戴權這麼一說,太上皇立刻皺眉道:

“那小子敢欺到賈家門上,原來是為李守中做個開路先鋒。”

到底是太上皇,一下就將兩件事聯絡在一處。

事情稍有棘手,太上皇來回踱了幾步。

口中喃喃道:

“金陵李氏詩書傳家,李守中是名滿天下的大儒,門人弟子數不勝數。”

“若他投了太極宮,那邊必然有所回應。”

“這次空出的位置又多,那定然能有他一份。”

戴權也跟著轉圈,聞言贊同道:

“當年李守中也是才華橫溢,若非和賈家結了親,太極宮那邊也不會閒置了他。”

“現在他既然想通,定受重用,老奴不好招惹他,不然得罪太極宮那邊太過。”

這話說的就讓人有些不爽了。

太上皇斜睨他一眼。

“李守中是不好動,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