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恩旨降下,福禍相依(第2/3頁)
章節報錯
雖不敢包攬李守中的事。
但馮一博這個小蝦米,他自信還是能保住的。
現在一看,果真是來對了!
“我哪裡敢替公公做主,無非是寄希望於夏公公的關照。”
馮一博隨口一捧,夏秉忠自然知道所求還在後面。
果然,就聽他道:
“若有什麼不利於我和恩師的,有人能提前通個氣就好了,也免得我太過被動。”
“害,馮編修這話說的見外了!哪還用特地交代一下?”
夏秉忠聞言一鬆。
一把就把匯票接了過來,疊了兩下放在懷裡。
這個事對他來說,簡直不要太簡單。
滿口答應道:“別處不敢說,這邊有什麼關於貴師徒的風吹草動,咱家保你第一時間知曉。”
他說的這邊,自然是皇帝。
兩邊新的協議達成,夏秉忠起身就要走。
忽地想起什麼,回頭道:
“對了,馮編修若是有朋友想捐納的,也可以和咱家說。”
大魏朝廷如今天行二日,賣官鬻爵也不算什麼新聞。
很多人想要當官,只需認識朝中真正的權貴。
再多舍些錢捐納就行。
尤其是低階武官,大多握在太上皇一邊。
只要找對了人,很容易就能捐個實缺。
稍高一點的就麻煩些,起碼你得有點背景。
不然捐了也回不來本。
文官最是麻煩,畢竟有學歷要求。
但吏員倒是可捐。
雖然可供捐納的,大多是低階官員。
但捐納之風盛行,卻加劇了吏治腐敗。
造就瞭如今的大魏官場,結黨營私、貪腐橫行。
甚至有時候,你明明有資格。
也得捐納。
不然就別想得了實缺。
李守中就曾因朝中景況心灰意冷。
若非是馮一博以初心相激,今年就已經致仕歸鄉。
教化家族後輩去了。
不過捐官也不是找誰都行。
要是沒找對人。
層層扒皮之下,還要多花幾倍冤枉錢。
還不一定能半成事。
“哦?”
馮一博聽到夏秉忠還能捐官,倒是一愣。
隨即感慨道:“夏公公的門路真廣啊!”
夏秉忠得意的擺了擺手,謙虛道:
“無非混口飯吃罷了。”
又提醒道:“放心,咱家肯定不讓你吃虧。”
他怕馮一博多想,拍了拍他的肩膀。
“咱們都是自己人,價錢肯定比外頭的便宜幾成。”
又叮囑道:“這事可別到處說!”
沒等馮一博說話,又自問自答道:
“嗯,若非你嘴嚴,我還不敢託付。”
馮一博只能點點頭,應道:
“公公放心便是,若有人捐納,我一定推薦給公公。”
聽到這個回覆,夏秉忠才滿意的點了點頭。
隨後轉身就走。
留下一個瀟灑的背影。
許是為了證明今天的錢沒白話。
還沒到晚上,就有個小內監匆匆上門。
“馮編修……呼哧……夏太監讓咱告訴你一聲,說有人上疏舉薦您……呼哧!”
小內監見了馮淵,氣都沒喘勻。
說出的話也讓馮一博聽的雲山霧罩。
誰保舉他做什麼?
“別急,先喝點水再說。”
馮一博遞過一杯溫茶。
小內監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