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顧,此刻正聚集在城北,吵著嚷著要咱們放行呢!”
“靠!絕對是劉備搞出來的,這是下馬威啊!我還以為他就自個兒進城弔唁劉荊州,順帶表達下對於大公子的支援,再討要些利益就完了呢,看起來我那個師兄完全不是省油的燈啊!”此舉無疑是在提醒劉琦,襄陽的百姓可對你沒什麼信心喲,不給我點好處的話,小心我搗亂的哦。
“劉主簿與馬先生也是這樣說的,他們讓我來問問先生的意思。”
“那他們是什麼打算?”這倆能看出來,估計大部分計程車人也不是傻子吧,劉備這招可是屬於陽謀啊,逼得你出點血。
“一個上庸,恐怕不足以餵飽他們吧?”劉琦顯得有些無奈,但這就是政治,從來不講情面。“二人一曰放行以送不歸心之人離去,此舉一則清除隱憂二則不受叔父要挾,只是讓他增添人口的話算是不差;一曰多贈錢糧甚至兵士以慰其‘勞師遠征’之義舉,如此一來還可在百姓面前展現我這個新人賞罰有度尊重長輩的姿態,那些百姓倒還可以勸一勸讓他們留下來。”
這倆說的各有各的道理,劉琦確實很犯難,這才不得已又把林家仁請了回來。
思考了一會兒,林家仁問道:“大公子可有什麼底線麼?我指的是讓步的最多可能。”
“襄陽、南郡,這些都是必須保有的,而先生曾言荊南四郡也是不可讓與他人之地,我想就只剩江夏了吧?”
“如此,我便走他一遭,去會會劉皇叔好了!”大概此次會面的會是徐庶吧?
“有勞先生了。”
劉備的軍營駐紮在城北外二十里,騎馬趕往需要半個時辰,為毛要這麼久呢,因為襄陽很大啊,就是騎馬從內城的將軍府飛奔出來也得在城中磨嘰十多二十分鐘,何況林家仁還是坐的馬車——他實在是受不了馬背上的顛簸了,再不想轍估計就不只是蛋疼的問題了。
迎接他的那丫是老熟人孫乾,瞧劉備這個意思就是自己先躲著不出來,派個人前來試探一下,可是林家仁卻表現的滴水不漏,除了寒暄還就是寒暄,甚至帶著對方回憶起了當年人家在徐州時候的場景,一出懷舊的戲碼不知不覺之間就上演了。
要不是一邊孫乾的副官哼哼哈哈幫他捉急的話,指不定他們倆能聊到太陽落山的晚飯時間去。
“哦對了,主公外出巡視了,可能大人需要等上一等了。”
唉,這麼明顯的拖延,有必要麼?
“孫大人,大軍在外主帥卻不在營帳之內,總得有個管事的人吧?比如二爺三爺,或者你們家軍師大人?”大家都是出來混的,你就別蒙我了,我都明著沒戳破你了,趕緊把可以說話的人叫出來吧!
“哈哈哈,多日未見,師弟還是老樣子啊!”不回頭就知道出來的是徐庶了。
呔!什麼叫做老樣子啊?我的老樣子你見過麼?說的就像跟我很熟一樣!林家仁暗罵一句,臉上卻浮起了笑容,轉過身道:“我就知道,師兄一定在此!”這不是廢話麼,劉備要能出這種計謀的話,之前也就不會一敗再敗了。
也是聽出了對方的話實際上是有所指向,徐庶也是微微一笑:“請來這邊說話。”
兩人的鬥智鬥勇,即將上演。
前世
臨海的小城,微風徐徐,天光肆意,岸邊的柳樹隨風擺首,海灘的細砂反射著奪目的粼光,千百微粒交相輝映,如同望遠鏡中的銀河星系。天空的白雲不知疲倦地逡巡,偶爾幾隻海鳥結伴而過,和著沙灘的喧鬧搗碎了晴空的寧靜。
離沙灘不遠,房屋犬牙交錯的城市西南方向,坐落著一座小巧的學校,學校中綠樹成蔭,滿是花香,建築錯落有致,充滿了現代化的意味,這是濱城的第一高中,也是這座海邊小城裡唯一的重點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