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四章 紡紗機(第1/3頁)
章節報錯
「咱們可以辦紡織坊。」趙如熙道,「全請女工。」
世人約定俗成覺得紡織是女人的活計,女人比男人更心靈手巧,更適合幹這種活。想要給女子提供了很多就業機會,非開紡織廠莫屬。
雖說她們辦紡織廠,對那些在家裡織粗布出售來賺取些錢財的女子會有一定的影響,但紡織廠出產的細棉布又細又柔軟還便宜,將改善整個大晉中下層勞動人民的生活,他們將脫去又糙又硬的粗布衣衫,穿上柔軟的細布衣衫。
任何社會進步都需要付出代價。不能因為有人靠洗衣服為生,整個社會就不用洗衣機;不能因為黃包車夫的存在,就不讓機動車出世。
而且,紡織廠會招大量的女工進廠做事,給女子提供就業機會,這也算是一種彌補。
西方的工業革命,就是從棉紡織業開始的。
目前的大晉或許沒有西方工業革命前的種種條件,但它有趙如熙和蕭令衍這兩個粗大的金手指,完全可以拉開工業革命的序幕。
「紡織坊?」尚德長公主和崔夫人不能理解,問道,「怎麼做?」
趙如熙站起身來:「殿下跟崔夫子去我那裡吧,我那裡正好有一架機器。」
這些紡織機,當初她叫朱氏收集了幾樣紡織機進行研究,紡織機的改進算是放在明面上了。
她在北寧買了個院子專門做作坊,大家都是知道的。她有一個首飾鋪子,製作並出售她設計的首飾,所以作坊裡有玉匠就順理成章。除此之外,鐵匠生產保險櫃;木匠在明面上卻沒有什麼出產。
所以她打算把紡織機正大光明地拿出來,與尚德長公主、皇上合夥,把紡織廠開遍整個大晉。
印刷業因為是物態文化輸出的方式,幾乎都把持在各大世家和權貴手中,她不想跟這些人對上,採取的是暗中出售印刷機的方式。
紡織業卻無需這樣。紡織除了零散的作坊運作模式,剩下的就是家庭散戶生產。她到時候直接大批次生產紡織機,把這些機器運到生產棉花的幾大城市,開辦紡織廠。
有皇上和尚德長公主保駕護航,別人也不敢往裡伸手,搶皇上的生意。
一行人到了趙如熙的綠蕉院。
「楊松,你去隔壁拉一頭騾子來。」趙如熙一進院子,就吩咐守門的小廝道。
楊松答應一聲,飛快地跑了出去。
趙如熙領著尚德長公主和崔夫人去了西廂房,裡面放著一架紡織機。
最開始的時候,趙如熙改良紡織機,是為了混淆視聽,好遮掩自己製造的其他機器。所以改良這個紡織機並不是很上心,只是改造成了飛梭,而且也只造了一兩臺,堆在一堆零件裡也沒組裝出來。
後來發現蕭令衍在江南開了個綢緞莊,綢緞莊也產細布,她便將這兩臺機子給了蕭令衍。
上次與崔夫人談過一次話,給崔夫人出了辦報的主意後,她便起了要辦紡織廠的想法。於是在看書忙碌之餘,又進一步改良了紡織機。
眼前展示給尚德長公主和崔夫人看的,就是騾機。它可以推動三百至四百個紗錠,紡出細緻而又牢固的紗線。
不過騾機的動力並不是騾子,而是水力。但為了展示方便,趙如熙還是將其暫時改造成了畜力動力的紡織機。
尚德長公主和崔夫人雖是貴族女子,卻因主持書院的關係,也接觸過紡織機。可等看到幾百個飛梭隨著騾子的拉動而穿梭,兩人都驚訝地瞪大了眼睛。
「這、這……這是怎麼辦到的?」尚德長公主結結巴巴地問道。
「這個槓桿帶動這個齒輪,然後再帶動這個……」趙如熙給她們講了一番原理。
尚德長公主和崔夫人覺得自己每個字都聽懂了,可合起來卻仍然什麼都不懂。就算再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