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滑頭和雙宿……【6000字】(第2/6頁)
章節報錯
國、平天下,
張松越眉頭緊鎖,忍不住確認道:
“學派之爭結束千年,如今程朱之學根深蒂固,你真想冒天下之大不韙,再興學派之爭嗎?”
他一心求穩,並不認可激進的公羊學派。
馮一博的話雖然不無道理,也多多少少讓他有些觸動。
但即使如此,張松越也並不看好這事。
當然,他也知道馮一博沒有搞學派之爭的根基。
這樣的學派之爭,說起來就和黨爭差不多。
不是你提出來方略就有人認可的。
首先,你要先成為儒學大家。
起碼也要著書立說,將你的思想傳播開。
其次,最好還有官方支援。
自從程朱理學出來,就被各朝奉為正統。
就連科舉都以此為標準,你讓學子不認理學還能認誰?
真學了公羊科舉都過不了。
“老師言重了,我哪有什麼資格興學派之爭,最多算是我自己對如今儒門的一點擔憂罷了。”
別看馮一博說的激進,但以他的資歷,還不足以在大魏搞學派之爭。
一個小小探花和儒學大家的差距,比禮部右侍郎和內閣首輔的差距,還要大得多。
但說為儒家擔憂,就沒人能阻止了。
他說心憂儒門,想要尋找出路。
這可以算是每個儒門弟子應盡的義務。
既然大家都是出自孔門,根基都是四書五經。
學派之間爭奪的也不過是釋經權,各自都說自己的學說,才是孔夫子的本意。
那我參考一下總沒問題吧?
而相容幾派的,其實也不是沒有。
比如程朱理學,公認的就是子思和孟子兩派並存。
馮一博的意思就是,我只是在探索儒家思想路上,參考了一下別派。
你總不能因此就否定其他學派,更不能說我離經叛道吧?
張松越聞言,目光微微縮了縮,道:
“但願這只是你的所思所想。”
剛剛他因劉正被煽動而動了真怒。
此時卻又覺得,馮一博在這來回拉扯,像是在故意激怒他。
但他偏偏又說得有禮有節,不像是現場發揮。
畢竟馮一博很年輕,按照現在的情形來看,將來必定不是池中之物。
自己精心培養的接班人劉正,如今在馮一博面前根本不夠看。
若他真存了這個心思,那在可以預見的未來,說不定就是一場席捲大魏讀書人的風暴。
但對方說話總是留半句,似乎又只是在隨口抱怨。
這讓張松越一時也搞不清對方的真假了。
馮一博聞言,還不緊不慢的道:
“不是老師讓我隨便說說,我就隨便說了,老師勿怪,更別往心裡去。”
說到關鍵之處,馮一博就又開始往回收。
隨口還倒打一耙,讓張松越不由微微愣了一下。
他的確讓馮一博隨便說說,可不是讓他搞學派之爭啊?
這時張松越也想起,今日要說的是利益劃分。
可他一張口,還是忍不住先道:
“你到底學的是程朱,不要對程朱心存偏見,聖人微言大義不假,但不是誰都能隨便解讀的,朱子的註釋就夠研究一輩子了。”
張松越本身就是理學大家,不然也不會成為帝師。
研究一輩子理學的人,哪能容忍小輩在他面前說程朱的不是?
若非身份所限,還有場合不對。
張松越甚至想要好好教訓一下這個豎子。
忠告了兩句,他就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