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口。

轉達內閣。

內閣也很迷惑。

一個國家的使節團,在海外被一群大魏民兵給揍了。

說出來不怕讓人笑話?

可這個海西福朗思牙不僅說出來了,還要求大魏給他們做主。

要是倆孩子打架,打不過去告家長了,還有情可原。

可一個大人讓孩子給打了,你也好意思告狀?

何況內閣對於海外的情況不甚瞭解,如何給他們做主?

總不能下旨申斥一下吧?

就算想申斥,旨意給誰都不知道。

於是,張松越就想起一個人。

專門負責海外事宜的人。

這個人不用問,自然就是禮部主客清吏司郎中,兼,鴻臚寺右少卿。

專司海外一應事務的馮一博了。

馮一博接到內閣傳信,二話不說就接下了這個活。

因為就在使節團抵達都中的時候,他也得到了訊息。

驅逐海西福朗思牙的不是別人,正是猛子帶人做的。

這些海西福朗思牙的人在他們地盤登入,二話不說就開始圈地建房。

負責巡邏的人很快發現,狗子直接就帶人把他們圍了。

簡單交涉之後,並沒有大打出手。

只是驅逐了他們,並把他們蓋的房子拆除。

這事猛子也沒當回事。

只在運輸木料回都中,例行彙報流求情況的時候提了一下。

若非這些人先到金陵告狀,輾轉又來的都中。

可能馮一博還來不及收到訊息。

但現在既然知道這事牽扯到他了,就算內閣想讓別人處置。

他也要想辦法攬過來。

不然,流求的事,就有暴露的可能。

好在他得知具體情況後,就知道是虛驚一場。

因為相比這事,還有更讓他更震驚的一件事。

那就是,內閣對海外事務竟然一無所知!

這種天朝上國的心態,實在莫名其妙。

有偉大先知說過: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

可大魏朝廷壓根沒把海外的這些國家當“人”!

或者說,只當成了野人。

也就沒有藐視還是重視。

馮一博從朝廷的資料中得知。

開始的時候,大魏對這個國家一無所知。

海西指的是位置,在西海之西。

馮一博不知這個西海,指的是裡海還是黑海。

但海西的位置,在馮一博的理解。

大致就是西歐諸國。

馮一博還研究了一下海外諸國,發現這些國家似乎都不如前世強大。

至少在大魏官方訊息中,很多國家還向大魏朝貢了。

其中,這個福朗思牙是海西諸國中,來往最多的國家之一。

不過馮一博認真檢視了資料後,就發現了不對。

這福朗思牙,似乎不是一個國家的名字。

而是大魏對海西諸國的統稱。

或者說,只要是從海上來的異族人。

大魏就認作是福朗思牙的。

甚至對這個國家的位置,都眾說紛紜。

主流的說法是,最開始的時候,這些佔據了滿剌加,驅逐了那裡的國王。

並藉此和大魏進行朝貢貿易。

後來隨著逐漸對其加深瞭解,才知其國處於西海之西。

因此大魏官方又在其前面加上“海西”二字,以表其國家的位置。

不過對於那邊的實際情況,大魏知道的並不清楚。

甚至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