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彈劾香山縣,吞併小琉球(第3/4頁)
章節報錯
頓了一下,又補充道:
「何況你第一次幫人,我如何能駁了你的面子?」
對於劉昭幫人說話,張松越沒有覺得不好。
反而認為是劉昭成長了。
劉昭聞言卻有些不好意思,還解釋道:
「我只是相信一博的為人。」
對馮一博的為人,張松越不知可否,只笑著道:
「以你的性子,還從未幫任何人說過話,今日倒是為這個馮淵破例了。」
雖然只是陳述,但劉昭覺得老師誤會自己了,連忙正色道:
「一博雖是弟子的好友,但今日出聲也只因我覺得他是一心為國。」
張松越先點了點頭。
也不知是認同馮一博一心為國。
還是認同劉昭的解釋。
隨後又笑著問道:
「但不是你的好友,你還是不會為他說話,對嘛?」
這話意有所指,自然是在點撥劉昭。
劉昭先是愣了一下,隨後竟面露羞愧,道:
「讓老師為難了。」
他認為自己本不該出聲,讓張松越改變主意。
沒想到張松越一聽,頓失笑道:
「這有什麼為難的?你呀!」
他雖然知道,自己這個弟子的性子。
也正是因為這個性子,張松越才更喜愛他。
可又不想他被這個性子所限制。
張松越搖頭道:「浩然你哪都好,就是心思過正。」
見劉昭依舊一臉羞愧,就問道:
「君子有幾個朋友不是很正常嗎?」
說到此,張松越口中還輕聲吟誦:
「大凡君子與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與小人以同利為朋,此自然之理也。」
劉昭自然知道這是歐陽修《朋黨論》所寫。
可還是不知道,張松越這個時候說這個是什麼意思。
「六一居士都說,君子有朋黨,小人有利益。」
張松越見劉昭一臉疑惑,就解釋了一句,才又問道:
「浩然,你明白了嗎?」
劉昭以狀元之才,如何能不懂他的意思。
只是這個時候,他只能裝傻。
「老師,我正是相信一博的為人,才幫他說話。」
劉昭沒有回答張松越的問題,而是繼續解釋著,道:
「彈劾香山縣,對他沒有任何好處,顯然他不是為自己牟利。」
說到這裡,他面露懇切的道:
「所以,他是君子。」
這就是他對張松越的回答。
張松越強調的是朋黨,劉昭強調的是君子。
兩人的話,南轅北轍。
各有所持。
「唉!」
張松越聞言不知可否,只有些失望的嘆了口氣。
不過他知道。
有些事情,無論你如何君子。
有了第一次,就難免會有第二次。
他也不急於一時。
徒弟慢慢教,還有的是時間。
馮一博不知道,這邊劉昭幫了他一把。
雖然不幫影響也不大。
但香山縣令被申斥之後,沿海各府縣都會當做是內閣的態度。
自此,對所有外國人都更審慎了。
另一邊,和福朗思牙人一起到都中的,還有一個使節團。
這事本來不歸馮一博管。
但鬧到了朝會之上,馮一博想不知道都不行。
知道這事,馮一博才有些恍然。
怪不得內閣都沒怎麼把福朗思牙人當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