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賣的什麼藥,便信口道:

“東海郡王嘛……他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脫離了低階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

說到此,稍微卡了一下,才繼續道:

“嗯,有益於大魏的人。”

三人聞言相互對視,都看出各自的驚訝。

賈政微微皺眉,似乎有些不信的道:

“一博對此人,評價竟然如此之高?”

這幾個形容,任一一個拿出來都是頂好的。

可全都疊在一起,難免讓人覺得虛浮。

馮一博見他不信,張口就來:

“東海郡王一開始的目的,並非稱王稱霸,而是為保江南父老安定,組織人手專門對付倭寇。”

說到這裡,他微微一笑,問道:

“關鍵時刻挺身而出,高尚不高尚?”

賈政聞言,只猶豫了一下,便道:

“這……自然是高尚的。”

保家衛國不高尚,還有什麼高尚?

“有了實力之後,東海郡王卻約束手下,從未騷擾過大魏海疆。”

馮一博笑了笑,又問道:

“不依仗武力獲取利益,有沒有道德?”

賈政點了點頭,嘆道:

“確實是吾輩楷模。”

不依仗武力肆意妄為,這說明他的底線。

這就是心中之道。

手中掌握絕對武力,卻知道什麼錢該拿,什麼錢不該拿。

這是正經德行。

掌握武力而不淫,不義之財而不取。

若這還不是道德,還有什麼是道德?

“即使到了如今,他依舊不摻雜任何念頭,一心為江南父老謀福祉,無數百姓蜂擁而投。”

馮一博再次笑問:

“這是不是很純粹?”

賈政已經被說的沒了脾氣,成了只會點頭的機器。

“一心為民,民心向之。”

民之所向,政之所行。

這不純粹,還有什麼是純粹?

“他對治下之民全力扶持,讓他們過上富足的日子,甚至移民去的百姓,他都給發口糧,而且來者不拒,來的越多他越高興!”

這話自誇的成分有點高,但馮一博依舊如故的笑問:

“以此為樂,是不是脫離了低階趣味?”

賈政已經被問麻了,聞言先點頭,才道:

“前有‘先天下之憂而憂’的範文正,今有‘以百姓之樂為樂’的東海郡王!”

以百姓富足為樂,富足的百姓越多,他越樂。

這樣的趣味,何止脫離了低階?

簡直超越了高階!

馮一博也導了口氣,才問出最後一句:

“最後,他帶著一郡兩府之地,說投大魏就投大魏,這是不是有益於大魏?”

還好就這五句,再多一句就編不下去了。

最後這句,鐵一般的事實擺在那裡。

賈政一時都無從點評。

憋了半天,才道:

“這個……那他今年多大?”

賈母和王夫人聞言,對視了一下。

婆媳倆都明白,賈政這是被說動了啊。

“額?哪裡多大?”

馮一博有些沒反應過來。

王夫人微微皺眉,提醒道:

“年齡。”

“噢噢噢!”

馮一博這才恍然,連忙回道:

“他和我差不多,二十左右。”

不知年齡,哪裡都一樣大!

其實也不怪馮一博有些發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