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試問讀書人,哪個沒初心?(第1/2頁)
章節報錯
李家也是金陵名宦,族中男女無不讀詩書者。
身為族長的李守中,為人端方、調和折中。
可謂人如其名,向來以理自守。
當然,說好聽點,叫為人端方、調和折中。
說白了,就是有些固執守舊,不知變通。
但,這只是國子監的監生們對他的印象。
當年李守中是一甲進士。
探花及第!
若沒有這個出身,怕也做不到國子監祭酒的位置。
科舉全國第三,絕非迂腐酸儒能成。
別看馮一博說得聲情並茂,看著讓人感動。
但李守中心裡卻一直有個疑問沒得到解決。
所以,他自然不會輕易表態。
馮淵是今科解元,即將進京趕考。
而他是南京國子監祭酒,完全管不到都中的春闈。
何況,就算自己對他有所偏愛,也是人之常情,程度有限。
試問哪個當老師的,不喜歡一點就透的學霸?
若他知恩,三節兩壽表示一下也就罷了。
今日他送了如此重禮,到底所求何事?
那些倭寇東突西奔,所留定然都是乾貨。
多半是古董、字畫、黃金、珠寶之流。
最次也是白銀、銅錢一類。
按馮淵所說,滿滿一車都是挑最好的東西。
那保守估計也得價值十萬、八萬。
若只為表達孝心,他是不信的。
何況,就算真無所求,他也不能收。
因為李守中已經打定主意,決定今年致仕。
他想保全清名,以求晚節。
馮一博見他遲遲沒有回應,只得換了個套路。
這次他直接丟擲自己的目的。
“說實在話,今日這些俗物送給恩師,有兩個目的。”
李守中聞言露出一絲笑意。
這禮他不準備要。
但若是提的要求不太離譜,他也不介意幫忙。
馮一博一改剛剛的煽情,落落大方的道:“一是為免去京營那邊的惦記。”
老師為學生遮風擋雨,倒也說得過去。
李守中微微點頭。
這個忙他可以幫,但也無需收下財貨。
他心中拿定主意。
還是晚節要緊。
可接下來的話,卻讓李守中不由動容。
“二則是也想要問問恩師。”
只見馮一博伸手一指。
那是李府書房掛著的一幅字。
平日裡無數人都見過,卻很少有人知道來歷。
馮一博知道,那是李守中探花及第後親手所書。
上面只有八個字和一個紅紅的印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這些年您為國家培養人才無數,什麼時候才能為自己考慮考慮?”
這一指,讓李守中陷入深深的回憶。
“范文正公一生經歷三起三落,出將入相為後人敬仰,堪為讀書人的楷模。”
“恩師將此句掛在中堂,可見恩師也是范文正公這樣,心懷大志,胸有抱負之人。”
這一比,直把李守中說得羞愧難當。
可沒等他說什麼謙辭,馮一博又話鋒一轉。
“只可惜恩師你,心懷大志,志難籌!胸有抱負,負不平啊!”
這一句,猶如利劍直插李守中心肺。
試問天下讀書人,哪個敢說沒初心?
李守中的初心,就是成為范仲淹那樣的人。
當年他探花及第,意氣風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