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國仇家恨,罪不容恕!(第2/4頁)
章節報錯
他們當做從倭的人俘虜了。”
原來,這就是馮一博的底牌!
早在前幾年,流求俘虜了不少甄家的船隊。
船上的財貨自然扣下,成為黑龍府的私產。
船上的人則因為流求缺少人口,而沒有被殺。
他們先是被送到流求盆地開荒,隨後又派往各處伐木。
直到上次林如海提起甄家侵吞鹽利之事,馮一博就想起了這些人。
當即,他就讓人將為數不多的,還活著的甄家人,全都聚集起來。
直到今日,總算派上了用場。
“開始的時候,東海郡並不知道他們的身份,只將他們當做從賊的漢人,罰在山中伐木。”
東海郡當然知道這些人的身份,甚至當時就是奔著甄家去的。
馮一博在大魏無法撼動甄家,但在海上卻能讓甄家片帆不得入海!
這些甄家的人,在東海郡勞動改造了兩年。
一個個已經飽受折磨,形銷骨立。
大多人,或是病死,或是累死。
甚至,還有被野獸吞噬,被原住民拿去獻祭的。
剩下的,都是些命大的。
卻也被磨沒了稜角,嚇破了苦膽。
一聽說有機會回到大魏,自然什麼都肯。
在他們看來,哪怕是回大魏坐牢,也比在東海郡強上萬倍!
別說只是讓他們指正甄應嘉,這個罪魁禍首的家主。
就算讓他們把自己祖墳刨了。
估計最多猶豫一下,就開始四處找鎬頭了。
無他,太慘了。
除了他們,其餘能有這個待遇的,都是陸續被俘虜的倭寇。
東海郡向來和倭寇不對付,能給他們好臉色才怪!
“今年的時候,東海郡那邊意外得知他們的身份,立刻和馮侍郎溝通。”
對於如何發現,林如海並沒有細說。
那也不重要了。
他只按照馮一博的說法,將這事簡單說了一下,又道:
“馮侍郎不敢擅專,便將他們交給了蘭臺寺,臣這才知曉,甄家的罪行,竟然不止於侵吞鹽利,還為一己之私,勾結倭寇禍害鄉里!”
他的語氣沉重,飽含著對甄家的憤恨。
朝臣不知甄家的事,就是林如海所查。
更不知道,甄家還曾對其下毒之事。
只以為,他這是對甄家的所作所為大失所望。
景順帝對此卻是全都知道。
要動甄家之前,更是親自和林如海透過氣。
這邊馮一博聽到林如海提及自己,便順勢出列。…“啟稟聖上,林大人所言句句屬實!”
他等林如海說完,便朝丹陛之上一拜,
先是高聲一呼,表明確有其事,隨後又道:
“東海郡王自獻土歸附以來,依舊飽含拳拳報國之心,東海郡也以大魏海疆為己任,同倭寇的鬥爭從未停止。”
馮一博先闡明東海郡的立場,表達了東海郡對大魏的忠心。
隨後又話鋒一轉,道:
“不想,大魏竟有如此禍國殃民之人,東海郡王震怒之餘,卻也不敢擅專,就讓人和臣說了此事。”
兩相對比之下,馮一博的話,既表明了東海郡對大魏的貢獻。
又凸顯了甄家為一己之私,勾結外人的罪不可恕。
東海郡王震怒之下,都沒有擅專。
這是在說東海郡王對大魏的敬畏之心。
而東海郡和馮一博聯絡,也是公事公辦的態度。
畢竟,禮部右侍郎的職責就是專司海外一應事務。
“當時,甄家侵吞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