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只有魔法。

如果說“仁孝”是大魏的政治正確,那死後的名聲就是更高階的存在。

誰敢說已故的老太妃,會為一族之私,置百姓和大魏的安寧於不顧?

就算老太妃沒這個意思,此時也得有這個意思!

沒人會說一個死人的壞話。

可“心繫百姓和大魏的安寧”不是壞話啊!

“為一己之私,禍國殃民”才是壞話。

此時,誰若反駁馮一博的話。

那就是在說老太妃的不是!

是說她要為一己之私,置大魏百姓和安寧於不顧。

說到此處,馮一博換上一副大義凜然的模樣,鏗鏘有力的道:

“為了還大魏一個清明,更為了老太妃的聲名,臣覺得,亦當重處甄家,如此方能下安江南黎庶,上慰她老人家在天之靈啊!”

這一番慷慨陳詞,將賈政之前的求情駁得體無完膚。

賈政站在丹陛之前,幾次想要張口。

卻都有口難言,說不出反駁的話來。

這時,新晉勳貴的人也看到機會,終於出來補刀。

“馮侍郎所言極是!”

“對!如此禍國殃民之巨,理應抄滅滿門!”

“不錯!如此行徑,不殺不足以平民憤!”

一見有人附和,林如海也立刻跟進嗎,他高呼一聲,道:

“江南苦倭寇久矣!還請聖上還江南受害的百姓一個公道!”…馮一博這時也跟著一拜,高呼道:

“請聖上為江南受倭寇戕害的百姓們做主啊!”

眼見從者如雲,反應越發激烈。

景順帝無奈的一抬手,才止住殿中議論。

隨後他輕輕一嘆,看向張松越,問道:

“甄家侵吞鹽利,國之蛀蟲,還勾結倭寇,戕害百姓!兩罪皆無可恕,不如改判滿門抄斬,老師覺得如何?”

賈政一聽,頓時有些急了。

他連忙拜倒,高呼道:

“聖上三思啊!”

可惜,新晉勳貴自然不會放過這個補刀的機會,

他們怎麼會讓賈政再為甄家求情?

“聖上英明!”

“甄家罪有應得!”

“江南苦甄家久矣!”

賈政的聲音,瞬間被埋沒在朝臣的山呼之中。

這時張松越沉吟了片刻,便朝景順帝微微點頭。

景順帝見此,又抬手止住呼聲,宣佈道:

“甄家一脈,罪不容恕!主家已抄沒傢俬,以充國庫。”

說到這裡,他還是猶豫了一下,才道:

“將成年男丁,皆處斬監候吧!仍由蘭臺寺核定後執行。”

這句話的意思,看似相當於滿門抄斬。

但,景順帝還是留了兩分餘地!

迷糊又無奈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