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寶慶(第3/3頁)
章節報錯
除眾人後顧之憂,在明末,將領們最擔心自己本部人馬受損,這直接影響到他們的地位。因而將領都會拿出大量錢財,豢養家丁,作為戰陣收割的主力,各個將領也以養家丁多少為榮。
此番言論,也徹底將諸將的疑慮打消。眾將皆是心服,誰不願意在戰場上立功呢?看看那些投降韃子的明軍,戰鬥力反而上升了幾個檔次,正是因為清廷捨得投入財物和職位,籠絡人心,因而也得這些降官降將的全力支援,得以南下佔據了兩江行省。
是夜,無數是兵馬調動起來,按照將令依次前往指定的地方。糧秣也從後方的沅州城不斷調動過來,輸出到前線。哨騎也是四處放了出去,時時刻刻偵測著對方的行動。
李白上次在沅州城親選的萬餘悍勇之士,除了部分帶去了林城,剩下的五千餘,加上胡一青等部眾一起先行前往了四面山,其餘部眾也跟隨前進。
幾萬人馬據山紮營,居高臨下,分為前中後三部。前軍則是李白用來消磨敵人銳氣的部隊,皆是模仿明朝著名將領戚繼光部所建,雖然士卒一般,但只需要運籌得當,自然可以有大用處。中軍則是李白所率領的選鋒精銳,披甲執銳,還包括白文選所部,這也是精銳。後軍士卒羸弱很多,只能打順風仗,需要用處得當。
馮雙禮所率全部騎兵,則隱蔽至龍頭村一線,等待李白將令,伺機襲擊側翼。
一切佈置完畢,等待清軍來襲。
次日清晨,眾將剛剛安排埋鍋造飯,準備飽餐一頓之後,準備午後的惡戰。
不少營盤的將士,就看見矗立在營外的李白,他身旁沒有一人。
“晉王?”
“那是晉王!”
如果不是李白剛剛以雷霆手段,整頓完軍紀,這幫士兵恐怕都會湊過來問問情況。
少時便見靳統武帶領幾人匆匆的跑了過來,還沒靠近便高呼道:“晉王恕罪!”
“無妨,清軍距離此地不過十餘里,已經到了岔路口了,你傳令下去,兩個時辰之後,前中二軍,一起出擊,而後軍也按照計劃出發!”
雖然清軍遭受了自入關以來的最大失敗,但那是尼堪輕敵冒進的失敗,僅僅是兩千餘人。在屯齊心中,那不是八旗兵的失敗,八旗兵仍然是步戰無敵的。而以他的傲氣,攜全軍七八萬餘人,中堅力量是滿蒙精銳,輔以部分漢軍,自然有十足把握擊潰大西軍,因而自從離開了永州府,便直接朝寶慶府而來,沒有絲毫休整。
在探知大西軍全軍在四面山紮營後,自知時日已晚,也是在離周家鋪不遠的地方,岔路口停了下來紮營,準備次日再行戰鬥。
而清軍帥帳之中,也是爆發了一場激烈的爭論。
“佟將軍!你膽子太小了吧!對面的大西軍乃是流寇出身,如何敵得過我滿蒙精銳!”
說話的正是一位眼高於天的天潢貴胄,蒙古正黃旗梅勒章京韋徵,他十分瞧不起佟國賴的小心謹慎,因而才會在站前會議上,反對他提出的步步為營的方法。反而提出了輕裝突進,一舉打垮明軍,然後趁勢掩殺即可。
:()命運如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