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皇后都同意,很快,皇后便親自出宮去了清平公主府一趟,姑嫂二人一直以來關係並不差,清平那些年為了護著女兒,看護國公府不順眼,但也沒與皇后起過什麼衝突。

所以,關於太子與端華的婚事兒,皇后怎麼說,她就怎麼點頭,沒什麼意見。

皇后與她說了半晌見她都是點頭,一句反駁或者意見都沒有,頓時笑了,“你怎麼這麼好說話?”

清平實話實說,“皇嫂,我做夢都沒想到端華會嫁進東宮,我養的女兒我知道,就她那樣的,如今有這個福分,我還能有什麼意見?”

皇后抿著嘴笑,“行,那本宮就讓禮部開始操持了,待欽天監選了日子,本宮再讓人告知你。”

清平連連點頭。

皇后看她氣色挺好,目光落在她小腹處,“一個多月了?是不是還沒開始孕吐?”

“是。”清平手放在小腹處,“也不知是不是個省心的。”

皇后笑“若是男孩,隨了駙馬的性子,應該會是個省心的。”

清平就愛聽這話,“借皇嫂吉言了。”

於是,皇后從清平公主府回宮後,去見了皇帝,請皇帝下賜婚的聖旨。

皇帝看著她,“這麼快就下旨?不等太子再考慮幾天了?”

“陛下,您自小就知道太子的性子,他決定的事情斷無更改,而且清平一家,也都沒意見。早定太子妃,也免得朝臣們不停催促。惹得太子百忙之中每日還要為婚事兒應付周旋朝臣。”

皇帝嘆氣,“行吧!”

於是,當日,皇帝下了賜婚的聖旨,一封送去給燕回聲,一封送去清平公主府。

太子與端華郡主賜婚的聖旨一出,朝野震驚。

所有人都被這封賜婚的聖旨砸懵了,誰也沒想到,這麼突然,這麼不可思議。在所有人的想法裡,太子娶誰,也不會娶端華啊。

就連國公府的老護國公與盛安大長公主都懵了,盛安大長公主難以置信,問國公夫人,“這事兒可真的?”

國公夫人也驚異,“千真萬確。”

“這可真是……”盛安大長公主納悶,“太子是怎麼想的?這事兒若非太子同意,是不可能定下的。”

國公夫人點頭,“母親說的是,如今沒誰能左右太子了。除非太子同意。”

盛安大長公主思忖片刻,壓低了聲音,跟國公夫人說:“我前兩天還想著,太子興許選小五……”

這裡沒有外人,只有國公夫人,盛安大長公主才這麼說。

國公夫人也點了下頭,“兒媳也沒料到。”

盛安大長公主吩咐她,“你派人去打探一番,看看到底有什麼內情?我總覺得這事兒吧,太突然了,也太奇怪了。”

國公夫人也好奇,“兒媳已派人去了。”

不止盛安大長公主與國公夫人派人出去打探訊息,各府邸的朝臣們,也坐不住了,紛紛派人打探訊息。最後得出來的結果,是端華兩次壞了車馬,被太子正好路過捎回,然後這幾日,清平公主府與東宮走動的近,端華郡主還住去了東宮一日,清平公主與駙馬還找上東宮過,不過幾日的時間,賜婚聖旨便下了。

晚上,瑞安王下衙,瑞安王妃問他,“王爺,您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兒嗎?怎麼陛下就突然賜婚太子與端華郡主了?”

瑞安王也莫名其妙,搖頭,“本王也不知道,自從太子殿下從邊境回京,朝中朝臣們便輪番上摺子,見太子無動於衷,還有不少朝臣下衙後去堵太子殿下,催促他娶太子妃的,大約是被催的煩了?選了端華郡主?”

瑞安王妃道:“端華郡主也挺可愛的。”

她小聲說:“若非郡主沒瞧上謝臨,清平公主為端華郡主議親時,我還想尋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