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晟和李淵,在白道設伏,大敗阿波可汗。李淵本來向打算一舉全殲阿波可汗所部,並且活捉阿波可汗,立下一個大功勞。誰知道長孫晟竟然故意開了一個缺口,讓阿波可汗逃脫,李淵大惑不解。 長孫晟微笑著說道,“李淵將軍可曾聽說窮寇莫追?這個阿波可汗,對我來說,還有用處,我故意放他逃走,就是讓他逃去西域。你放心,他往西逃竄,那也是難逃一死。他的大哥達頭可汗,從來都是和沙缽略可汗面和心不和,而且仇恨與日俱增。這個阿波可汗則是經常和沙缽略可汗聯手,對付達頭可汗,我就是要把阿波可汗,當作去遊說達頭可汗的見面禮。” 李淵聽後說道,“都說長孫大人,深謀遠慮,智謀過人,今日我李淵算是領教了長孫大人的過人之處,在下佩服。” 長孫晟說道,“李將軍過譽啦。我來之前,靠山王曾經囑咐我,讓我們在大敗阿波可汗之後,我率兵西進,協助定彥平、新永豐兩位將軍,李淵將軍則率隊火速回援幽、燕二州。王爺只有五萬人馬,面對沙缽略和高保寧,目前急需李將軍支援啊。” 李淵說道,“王爺怎會如此冒險,既然如此,那李某即刻率兵啟程,前往增援王爺。” 長孫晟說道,“如此甚好,我此番西進,早有對敵之策,讓張須陀、來護兒等將與你同行,王爺正是用人之際,你們早一天回到王爺身邊,我也早一天心安啊。” 張須陀和來護兒說道,“長孫大人放心,我們和李淵將軍一定馬不停蹄,晝夜兼程,回去協助王爺。” 李淵和張須陀、來護兒等人,拱手和長孫大人作別,立刻率領人馬,直奔燕州而來。長孫晟則率領人馬西進,並且兵分兩路,一路自己率領,與定彥平、新永豐匯合,另一路由韋孝寬率領,緊緊跟隨阿波可汗的殘部,逼迫阿波可汗帶著殘兵敗將往西潰敗逃竄。 長孫晟在北周時期,就曾經在楊堅的授意下,和達頭可汗有過多次接觸,彼此十分熟悉。後來沙缽略可汗繼承汗位,做了突厥部落的汗王,雖然達頭可汗作為西突厥的首領,自立成為沙迦可汗,但是實力還是不如沙缽略,再加上阿波可汗也支援沙缽略,所以達頭可汗處處被動,這次聯合侵擾大隋,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長孫晟和定彥平、新永豐二將匯合之後,三人進行一番商議之後,長孫晟一人一騎,就獨自來見達頭可汗。 達頭可汗聽說長孫晟獨自一人前來相見,兩軍開戰之際,長孫晟真是渾身是膽,達頭可汗也不由佩服長孫晟的魄力和膽量,立刻派人迎接,然後親自設宴款待。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達頭可汗便問長孫晟,“長孫大人,咱們兩軍激戰正酣,先生卻一人一騎,前來與我相見,不知先生有何指教啊?” 長孫晟說道,“達頭可汗,你我相交多年,算是老朋友了吧?我若以肺腑之言相告,想必可汗不會怪罪我吧?” 達頭可汗說道,“那是自然,我們都是老朋友,本來就應該坦誠相見,我怎麼會怪罪先生呢?” 長孫晟說道,“那我就實言相告,我此番孤身一人,冒死來見你,就是為了救你的命而來啊,可惜可汗大禍臨頭,還不自知,真是可悲啊?” 達頭可汗笑著說道,“先生何出此言?我怎麼會大禍臨頭呢?雖然我與你們大隋兩軍對峙,也只是旗鼓相當,我也並未處於下風啊?” 長孫晟笑道,“那只是眼前而已,這樣吧,我知道你恨透了阿波可汗,但是卻因為沙缽略可汗,你卻毫無辦法,我可以助你輕而易舉,就能將他擒獲,你可願意?” 達頭可汗說道,“這怎麼可能?我倒看看你真能助我除掉阿波可汗。” 長孫晟說道,“你即刻派出一隊人馬,不用太多,一萬騎兵足矣,在昆都侖河設伏,不出三日,一定可以將其擒獲,如果此事可成,你就知道我所言非虛啦,那時我再和你細說詳情如何?” 達頭可汗聽了將信將疑,但是他當然希望事情如長孫晟所說,能夠除掉阿波可汗,如此一來,他將有機會和沙缽略一爭高低了,於是達頭可汗立刻派手下大將都藍,帶領一萬突厥騎兵,火速趕往昆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