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替罪羔羊(第3/5頁)
章節報錯
無需對其他任何人說明什麼,便是要問責,也是文官來行事,一群矬大兵痞,憑什麼在他們面前耀武揚威。
更有甚者,直接面見帝君,哭訴此舉不合禮制,哪有武官審理文官的,對方會挾私報復不說,簡直就是有辱斯文,祖宗家法,綱常倫理,全被糟踐了。
帝君一面安撫這些大臣,一面又讓李如璋行事儘量謹慎穩重一些,這讓李如璋憋屈到不行。
最後,只得李如璋親自去,一個一個問詢查案,就這樣,依舊有好多文官仍然不太願意配合,若是真要查辦到級別更高的官員頭上,怕是連李如璋都沒辦法。
正所謂,謀事不密則敗,果不其然,在查證高掌櫃所撕扯下來藍色絲線,到底是哪個官員衣物所有的時候,到底還是出事了。
有官員自殺了,死的是戶部的一個官員,叫陸子羨。
本來李如璋對此人是有懷疑,脖子上的傷痕,損壞的衣物,都讓此人具備極大嫌疑,然而,如今人死了,一切都變了。
根據同僚講述,陸子羨為官清廉,做事勤懇,為人低調。
就是這樣一個清官,好官,被李如璋給逼死了……
而且他死之前,還留下遺書,遺書上說,他自幼讀書,謹遵聖人教誨,行事謹慎,克己復禮,自認為,為官期間雖算不上於國有功,也算任勞任怨,
如今卻要被一個武將誣陷,說他以文官身份而行兇殺人,實在荒唐無稽,
說李如璋此舉是藉機生事,對他本人是莫大的侮辱,更是故意汙衊文官清白,他要以死明志。
要讓天下人看看讀書人的風骨,豈是武人隨便就能折辱的。
這份遺書,徹底引發了整個朝堂的輿論,帝都的文官空前團結,紛紛聯名上書不說,還自發到承天殿跪求帝君,嚴懲李如璋。
這其中,反對李如璋呼聲最為激烈的便是以戶部尚書為首的一眾戶部官員,作為戶部堂官,自己治下所屬官員含冤而死,他必定要替下屬討一個公道。
諸多文官表示,李如璋沒來帝都之前,帝都一直安樂太平,就是因為李如璋來了之後,才將這些事帶來的,如今將整個帝都搞得烏煙瘴氣不說,還有官員被活活逼死,簡直聳人聽聞,若不將李如璋斬首,帝都難以太平。
在這些文官口中,李如璋已經是罪大惡極,罄竹難書之徒。
就目前看來,如今的事態發展,不僅僅是因為治下官吏身死的原因,更多的便是積怨已久的文武集團的矛盾徹底爆發。
儘管右相一開始是支援嚴查此案的,可事到如今,也不得不放低姿態,一面好生安撫這些文官,一面上書帝君下旨讓李如璋暫停查案。
正所謂眾怒難犯,帝君面對眾多官員的團結一致,也不得不選擇讓步,只能下旨讓李如璋停止辦案。
但是,整個文官集團,並不買賬,他們的呼聲高漲,一定要帝君將李如璋下獄,然後問斬,否則人心難安。
聲稱武將今天敢逼死文官,明天便敢操弄權柄,干涉朝政,所以,絕不能輕饒李如璋,若是輕饒,那便是助長武人氣焰。
反正話裡話外,就是要讓李如璋死,其實,文官本就不願意看到武將起勢,如今抓到機會,若不落井下石,又更待何時?
帝君此刻也很為難,本想借李如璋之手,樹立權威,哪知道竟然出現這種事情。
沒辦法,最終,帝君真的將李如璋問罪下獄,李如璋不可謂不冤。
兩個孩子被李如璋安置在範瑤月那邊,為此沒少挨老鴇的白眼。
老鴇聲稱範瑤月才剛開始賺錢,便弄來兩個拖油瓶,之前李如璋還未出事,老鴇也最多背後嘀咕幾句。
之前老鴇這樣說,範瑤月還可以裝作不知道,如今李如璋被下獄,她又變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