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論功行賞(第5/6頁)
章節報錯
可悲可嘆,
李如璋和李少嚴、耿平瀚、周澤、右相以及其他這些,一心想要國富民強,驅逐北虜還百姓安居樂業。
結果,帝君自己卻自毀長城。
可以確定的是,如果不是這些還心繫百姓的忠臣良將努力維繫,嵩國亡國的處境,其實就在眼前。
李如璋和李少嚴二人雖然也心繫天下百姓,不過,和其他人不一樣。
其他人想的是匡扶社稷,力挽狂瀾,盡力的拾遺補缺,扶大廈以將傾。
爛船過江,一路修修補補。
他們二人的想法則是,既然這個世道腐朽不堪,那便推到從來。
若不是現在時機不對,他們怕是早就揭竿而起了。
朝廷旨意和賞賜發到軍中,果然引起一片譁然,
軍士也是群情激憤,朝廷允了張文誠和其他將帥為士卒爭取的賞賜,
活著的每人十兩銀子,陣亡將士的撫卹也是一樣。
朝廷打了折扣,也就算了,畢竟也比之前的五兩銀子要多了一倍不是?
咬咬牙,也就忍了
不過,陣亡軍士的十兩銀子,經過李如璋他們計算,實際到手的只有六兩。
李如璋震驚不以,以為是朝廷算錯了,詢問押送官,是什麼原因。
被支吾搪塞,
李如璋明白了,還能是怎麼回事,被層層剋扣唄……
剋扣也就算了,竟然如此心狠,剋扣的幾乎是撫卹的一半。
將士為國殺敵,如今屍骨未寒。
這些人就敢如此辦事,真沒有把他們這些軍士放在眼裡。
果不其然,當日便發生三起軍事譁變,皆是因為雍州軍軍官不滿賞賜,和其中軍士對自己陣亡的袍澤弟兄撫卹被貪墨一事不滿。
軍士相互裹挾,打砸搶燒,一度衝擊張文誠和耿平瀚的住處,紛紛表示要討個說法。
此前他們損兵折將,聽從耿平瀚的命令,死守潼關,又是死傷慘重。
如今朝廷又貪墨撫卹賞賜。
正所謂,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所幸,幽州軍有李如璋和李少嚴的雙重保證,許諾不論朝廷賞賜如何,回到光州另有賞賜,
所以並未生出亂子,但是,同樣李如璋和李少嚴二人也未出兵幫助平叛。
在李如璋看來,不能匡扶正義就算了,何必再幫著朝廷欺負人呢,
最終還是耿平瀚自己出面調停,幾起譁變被有驚無險的平復了下來,
其中大部分軍士被規勸作罷,少部分仍然不滿的軍士,則被鎮壓。
不過眾人心中皆升起兔死狐悲之感,
朝廷此次行事,不光一眾軍將,怒不可遏,張文誠更是怒火萬丈,羞憤不已。
朝廷官員,行事竟然這般放肆無度,貪墨行徑居然這般肆意妄為。
此前,他和眾軍士保證,一定能給他們爭取到獎賞,現在獎賞雖然是爭取到了,
但是,不足額……自己如何對的這些軍士?
遞了奏章給朝廷。
朝廷給出的意思是,朝廷困頓,沒有多餘錢財,希望軍士理解,而且錢糧不足,也可以恩蔭土地代為補償。
有恩蔭聽起來是不錯,可是這些軍漢,絕大多數到死也是光棍一條,
恩蔭給到誰身上?
本朝刑律,恩蔭只能惠及後代,所謂,父死子繼。
兄弟父母皆無法惠及,一旦軍士絕後,那便等於沒有恩蔭,虛銜而已。
再說田地,
也是隻能惠及父母兄弟,
若是有兄弟還好,要是家中獨子,
一旦軍士戰死,父母再過世,那麼,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