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要我們去做,我們就能做到。世界需要聽到我們新獅王的吼聲!”

丘吉爾所說的新獅王是英國人籌算要建造的超等戰列艦。羅卡角之戰已經暴lu了英國人主力戰艦的落伍。雖然有了三艘超等戰列艦穩定了陣腳,但德國人的海軍實力卻是越來越強。三艘超等戰艦顯然還不敷,雖然美國人背後的插手和支援,使得英國人搬場的危機減緩,但最終依靠的還是自己。

誰也不知道戰爭還需要延續多久,只要英國人不籌算屈服,就必定做好持久戰爭的準備。靠著買同樣不成靠,並且價高,擁有生產能力的英國人缺少的不過是時間罷了。為了持久的籌算,英國人也必須有自己的超等戰艦的生產計劃。

獅級戰列艦不過才42550噸的標準排水量,三座三聯裝45倍徑的406毫米艦炮顯然對大和級戰列艦的威脅其實不算太大。

自從德國人的大和級戰列艦呈現,獅級戰列艦的建造就早早的停止了,新的修改方案也早已經出來了,但巨大的耗費讓英國人有些猶豫。直到羅卡角海戰危機後,英國人狠下心來啟動了新的獅王級的超等戰列艦的建造計劃。

獅王級戰列艦是在喬治五世國王級戰列艦和獅級戰列艦的基礎上的擴大,吸收了大和級戰列艦的一些特點設計而成。不克不及不說,英國人對海洋的熟悉,無以倫比。他們很快糾正了在羅卡角海戰中的一些缺點,並吸收了鎮遠和定遠號的一些優點,修改了原定的計劃,最終呈現了新獅王級。

英國人闡發了半天,最終把噸位確定到了6萬噸左右。大和級戰列艦和蘇俄的新蘇聯級戰列艦的標準排水量雖然是6。5萬噸左右,但如果是裝甲鋼的質量更好一些,一些設計更合理一些,英國人有控制在6萬噸左右。他們不需要名氣,數百年的海軍建造使得他們一切以實用為主。

跨越了6萬噸的標準排水量,使得裝甲和火力的放置更加的自在。

但選擇火力的時候,英國人內部卻有了不合的不合。

“只要打中就有戰果!”一部分人認為火力的優勢在於火力密度,雖然不一定破重要部位裝甲的防禦,但近失彈對水下裝甲的威脅以及水平裝甲的虧弱,還是使得那些普通艦炮有很大的威脅。況且英國人原本籌算用在獅級戰列艦上的45倍徑的406毫米也是一款威力巨大的火炮。如果是四座三聯裝的12門火炮可以擁有更密集的火力,甚至有人提出了五座的三聯裝艦炮。

這樣密集的火力下,即使大和級戰列艦捱上幾下,也要損傷很多。至少防空等的防禦要大打折扣,而剩下的可以由艦艇的魚雷,甚至航母上的魚雷機給予最後的致命一擊。

“一擊致命才是最有效率的攻擊!”這種火力刺蝟遭到了另一部分人的否決,他們堅信著可以穿透一切裝甲的巨炮的威力。

見識到了大和級戰列艦的巨炮後,部分英國人也很中意巨炮的威力。在15年一戰的時候,英國人就設計了一款40倍徑的18英寸的艦炮,當17年這款457毫米的艦炮投入使用的時候,英國人發現他們那時的戰艦承受不了那麼巨大的後坐力。

但他們還是依舊沒有拋卻對巨炮的追求,在20年的時候,還曾設計過45倍徑的18英寸艦炮。如果船體加大到了6萬噸以上後,經過精確的設計,巨炮後坐力還是可以承受的。

“有了雷達,有了精確的計算,難道做不到致命一擊?這比起漫天的放煙花,最終卻是一無所獲要好的多。”這些巨炮族們堅守著傳承已久的巨炮信仰,在他們的設計中,四座雙聯裝或者像大和級那樣三座三聯裝的就可以了。

但追求火力密度的人們堅持著他們多炮塔的信條,與之針鋒相對。

不過,英國人由不得這樣的爭吵來消磨時間。

最終他們採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