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好定居的地方。

楊三出門,周鈺兩口子也沒閒著,他們連續去書鋪,他們要找瑞州的州志,還要找最近幾年瑞州的府報。

州志不便宜,要五兩銀子一本,肉疼也要花。

買到州志和府報,兩口子窩在屋子裡根據州志描述畫瑞州的地圖,地圖畫了個大概,將打聽到的家族在地圖上標記上,別看是簡易版地圖,這份題圖也十分珍貴。

二人又透過府報瞭解瑞州官員和瑞州發生的大事,結果府報只有好訊息和朝廷政策,關於民生的沒有,二人心裡有底了,瑞州的官員不是為民的父母官。

到了瑞州沒有生命安全,楊兮兩口子反而更忙碌了,他們還去了賣種子的鋪子,打聽有沒有玉米和土豆等做物。

他們一路南下,兩口子一路打聽,可惜沒有見到種子。

玉米沒海禁前就引進了,已經馴化適應這片土地,可惜百姓不信任,朝廷剛建朝大力發展農業有糧,馴化又需要時間,朝廷也就沒有大力推廣,內陸根本沒人種植,加上禁海的政策,玉米又不是朝廷指定收的糧,種植的就更少了,也不知道沿海還有沒有人種植。

南方有兩季稻,主食以大米為主,南方米價相對北方便宜,楊兮還是喜歡吃一年一季的水稻。

種子鋪子沒有楊兮兩口子打聽的玉米種子,楊兮倒是買了不少香料種子。

五日後,楊三幾個回來了,幾家圍著楊三等訊息,楊三臉上笑意不斷,說明選的地方不錯。

吳山急的不行,“你這小子趕緊說。”

楊三,“讓我喝口水。”

子恆人不大將自己的水杯讓出來,“舅喝水。”

楊三抱起子恆,“還是子恆疼我。”

周鈺一個眼神過去,楊三老實了,喝了水道:“我們一路跑了三個縣城,仔細打聽居住的地方,最後選了向縣下的陽鎮定居,陽鎮靠河不缺水源,地勢不錯,百年沒遭過天災,此地風水十分好。”

楊兮看著連連點頭的吳山,古人最信風水了,光百年內沒遭天災就很吸引人。

楊三繼續道:“向縣的縣令是瑞州難得辦實事的,前年剛修了路,最重要願意接收南遷百姓落戶。”

周小弟接話,“我們去的怛縣十分排外,拿我們舉例不允許我們幾家落戶到一處,落戶會打散了,落戶的條件特別的苛刻。”

楊兮看向楊三,楊三又丟出個訊息,“我說向縣縣令辦實事,不僅願意接收南遷百姓,還允許開荒,每家可開兩畝田地,開出來的田只需要辦理田契的銀錢,田就是你的。”

這話一落,楊兮知道吳山幾家確認定居陽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