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稟陛下,自初春以來,晉地、順天府及四周方圓數百里接連兩月不雨。春耕已經延誤,補救也來不及。

臣請陛下下旨,立調山東、江南、川、貴各省府庫糧食以援北地,賑災安民。”

隆慶帝面容威嚴,大手一揮道:“愛卿所言准奏。今歲北地各省大旱,朕為天子責無旁貸,以身做責,朕一日四餐改做一日兩餐。

今年除大祭外,宮中一切祭祀宴請全部取消。

凡北地受災地區,免稅一年,受其災情波及之地減免賦稅三成。順天府皇室莊園田租今年全免。”

“陛下聖明。”

隆慶帝眉頭一皺,光嘴上聖明啊?朕都做出表率了,你們不表示表示??

往常喊教化天下、拯救蒼生不是喊的很順口嗎?現在到動真格的了,別光動嘴皮子啊!

最後還是六部尚書和林如海帶頭做出表率,底下的官員這才心不甘情不願的響應了起來。

不過隆慶帝也清楚,天災頻發,年年讓官員捐銀子不現實。

所以隆慶帝便號召群臣,將自己家族名下的田地田租進行減免。

控制府中開銷,去奢華存節儉,為天下萬民安心。

隆慶帝金口玉言,群臣哪敢不應?答應是答應,能否做到可就又是一回事了。

……

鍾粹宮中,太子看著錦衣衛送來的密報止不住的冷笑:“這就是滿口仁義道德的官員,好的很!”

站在一旁雙手攏在袖子裡的薛虹對此卻一點也不意外。

鯉魚跳龍門之前說的:我跳龍門是為了廣大海鮮同胞的利益!先成龍帶動後成龍。

真讓這些犢子跳過去了,反手就把龍門鎖了,神龍在此,凡魚莫近。

封建社會,那不就是這樣嗎?

有民謠曰:種地的吃米糠,賣鹽的喝淡湯,燒炭的睡冷床,木匠住的全是泥草房。

織女做嫁衣一床床,大人取妾一房房。

赤地千里食白肉,朱門貓狗含飴糖。

“殿下勿惱,萬幸如今大明邊境安穩,且國庫還算殷實,這場旱災不足為慮。

臣以為,當務之急除了準備好賑災的準備調集糧食往受災各省之外。

黃河沿途各地堤口更應該趁機修建,以工代賑救濟百姓的同時,還可以為後面的水災做準備。”

太子點了點頭:“景瑜所言不錯,未雨綢繆方是良臣所為。

景瑜你所上書的陳奏父皇也已經看過了,上面的一些藥方已經交由太醫院考證。

倘若沒有什麼大礙,便會將之印刷下放各地。倘若真有效果,那便是活人無數的功德了。”

薛虹輕笑一聲:“臣有何功德,不過是借先人的藥方獻給陛下。真說功德那也是陛下和太子殿下,以及諸位大臣們的。

臣只希望,這場大旱別持續的太久啊……”

“景瑜,若滿朝大臣皆似你這般,何愁這天下不安定?不說這些了,你且隨孤來。”

太子忽然從座位上起身,扯住薛虹的手腕來到一張桌子前。

此刻的桌子上擺放著一個三寸見方的檀木盒子。

“景瑜,開啟看看。”

薛虹伸手將盒子開啟,只見裡面是一對兒晶瑩無瑕的白玉鴻雁。

“殿下,這是……”

太子將盒子合上,然後放到薛虹手中:“景瑜,再有不到兩個月便是你大婚之日。

你我名為君臣,實乃知己友朋。大婚一日的禮物乃我以太子的身份所贈。

而這一份,是我以兄長的身份相贈,不可推辭。”

……

薛、林兩府臨近結親的日子,賈家自然也想借這個機會和兩府緩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