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楙的話瞬間刺激了身邊的將士,紛紛再次加速,生怕落於人後。

很快,漢魏雙方兵馬就撞到了一起。

猶如浪花拍到礁石上。

一萬五千魏軍就是浪花,而只有五千人的漢軍則是礁石。

然而浪花雖大,卻註定無法對礁石產生什麼影響。

在這些魏軍的衝殺下,關彝和手下的兵馬嚴密防守,軍陣巋然不動。

倒不是關彝本身有多大的練兵本事。

能夠做到這一點完全是得益於當初諸葛亮的練兵之道。

蜀中少駿馬,諸葛亮就以步兵為根本,總結出來一套適合步兵的戰陣。

讓季漢步兵在面對騎兵衝殺的時候,能夠正面硬剛。

又在歷次北伐中屢屢改進,讓季漢步兵獨步天下。

臨死之前,諸葛亮把畢生所學全都傾囊相授於姜維。

所以季漢練兵數十年 ,一脈相承。

再加上後來國中經濟艱難,姜維只能再走精兵路線。

無意間又一次的加強了季漢步兵的作戰能力。

所以對面這群早就被軍功衝昏了頭腦的魏國士兵,根本就無法對漢軍的軍陣造成實質性的影響。

反而因為衝殺的過快,讓漢軍像一把刀一樣,把魏軍的軍陣從中間劈成兩半。

山上的守將在看到 這一幕之後,也徹底的絕了最後一點幻想。

等到魏軍反應過來的時候,大部分 人馬已經衝殺到漢軍背後。

居高臨下看過去,居然有一種魏軍被漢軍透陣而過的錯覺。

於是,關彝迅速的做出反應。

在敵人殺到自己身後的同時,命令大軍立刻分散軍陣,開始轉過頭來對著身前的魏軍進行 銜尾追殺。

司馬楙很快也發現了這一點,於是趕緊讓士兵們調轉身形。

既然不能一鼓而下,那就正面廝殺。

司馬楙自恃兵力優勢,絲毫不把關彝放在眼裡 。

可是調轉身形說的簡單,執行起來哪裡是那麼容易的。

前軍剛剛調轉身形,後軍還尚未接收到軍令。

而關彝帶著早就已經做好準備的漢軍在對來不及掉頭的魏軍進行砍殺。

剛才這些人為了爭功,幾乎把身上的勁兒全都用在了奔襲上。

短時間內那口氣如何能夠提得上來。

眼看遭到砍殺,紛紛開始向後退卻。

偏偏這個時候司馬楙還在想著如何滅掉關彝,不停的驅趕著魏軍上前。

魏軍前軍後軍立刻撞成一片。

整個魏軍的軍陣也亂成了一團麻。

關彝如何能放過這麼好的機會。

一邊砍殺,一邊死命的驅趕這些亂軍衝散中軍大陣。

不到一刻鐘的時間, 魏軍就失去了戰鬥力。

此時的司馬楙也沒有了立功的心思。

只想趕緊回到定軍山上,然後據險而守。

可是憋了這麼久的關彝哪裡會給他這個機會。

已經徹底亂了的魏軍被關彝一點點的分割,蠶食。

:()三國之季漢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