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1/4頁)
章節報錯
經歷兩次失敗但深具教育意義工作後,已經是3月底了,徐巍無奈地回到學校做畢業論文的準備工作。
剛一回校,他便得知了一個震撼的訊息。
第一章 求職之道 7
文學院的一個女生投湖了。
在大學校園裡,有一群處境特別的精英人士,他們考進大學的時候成績已經非常好,學校的老師就會為他們撥開雲霧,指明方向,鼓動他們去考研究生。這位女生正是精英中的代表人物,大學4年裡,她除了吃飯就是讀書,還經常冒著美麗被摧殘的危險熬夜要熬到一兩點。由於缺乏交際,她的朋友少得像是大學裡面的處女,異性朋友更是虛無縹緲如傳說中的仙島蓬萊,唯一的精神寄託就是考研。
就算沒有賭過錢的人也知道,賭注下得越大,結果往往是輸得越慘。這女生偏偏不明其中奧妙,孤注一擲,把自己的青春美貌愛情事業全部押在考研上,結果考研失敗,唯一的精神寄託也沒有了,感覺整個世界都拋棄了自己。成績出來那天,她的情緒極度平靜,不哭不鬧,甚至還跑去恭喜考過的同學,表現異於常人。之後,大概過了一個星期,她便跟隨著王國維先生的腳步,寫下一封遺書,去投湖自盡了。
她的遺書也保留著靜安先生的遺風:
廿二之年,只欠一死,經此鉅變,義無再辱。
自入學以來,即追隨前人之腳步,無日不為求學問道惆悵。自知心性駑鈍,故牛角掛書,懸樑刺股,披星戴月,囊螢照讀,乃傾我之所有,終無果。今朝響鈴驚夢,然覺頭昏目眩,大霧彌天,四顧茫茫,白楊悲風,松柏摧薪,縮瑟前行,盡嘈雜之書聲,若嗡嗡之蟲鳴。漸覺頭痛每巨,心氣日衰,曾呼吸之不濟。自覺歸去之期不遠矣!
路漫漫其修遠兮,今無力求索,無顏以對家中高堂,死不足惜。我死後,書籍遺物可託李、張二同窗處理,家中之事,自有家兄料理。我雖無財產分文遺留,然家兄在,亦不必憂慮也。
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巨大的壓力彷彿魯迅先生所說的“絕無窗戶而萬難破毀的鐵屋子”,小女生沒有起來吶喊的勇氣,選擇了沉於湖中,一了百了。好在一名路過的男生及時出手相救,倖免於難,但被送去醫院之後,精神徹底失控,整天對著其他人說自己是由秦朝穿越到現代的皇妃。
這個女孩子是當前大學教育的受害者,更是整個教育制度的受害者。徐巍讀大一的時候見過她,她的人長得很秀氣,讀書成績又好,被奉為新生們學習的物件,還有不少仰慕者,不料結局竟如此悲慘。
畢業壓力之巨大,乃學子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大四的宿舍樓終日空空蕩蕩的像是恐怖片裡的鬼屋,大白天也見不著幾個人。偶爾閃出一兩個,不是神情緊張靠虛擬遊戲來逃避現實的網癮青年,就是萎靡不振整天長吁短嘆的多愁少女。如此情景,心靈出問題也就不足為怪了。
第一章 求職之道 8
海嶺大學裡代代相傳一個經典的求職故事:某君拿著海嶺大學畢業證、個人簡歷,從差點沒擠爆頭的招聘中心一無所獲的出來,坐上一輛人力3輪迴去。3輪車伕問某君:“你是海嶺大學的應屆畢業生吧?” 某君回答“是”。車伕聽後興致勃勃地說:“太巧了,我是海嶺大學90屆的畢業生。”還沒等某君反應過來,車伕又指著路邊一個擦皮鞋的老頭:“那個師兄更早,80屆的”。
剛開始的時候,徐巍把這個故事當成希臘神話,認定是前人醉酒後的幻想之作;後來閱歷漸廣,逐步改變了想法,認為這是浪漫主義作品,雖然有一定現實基礎,但大部分是虛構出來的;臨近畢業,他才意識到,這故事走的是現實主義路線,無情地揭露了大學畢業生不如農民工的悲苦狀況。經歷了女生投湖事件,他思想得以飛越,認為能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