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但他更知道裴璀做出了這等姿態;他必須做出相應的保證。否則;就算是裴寧和他同門;貴為尚書左丞的裴璀也不必對他如此另眼相待。
於是;他連忙欠身答道:“多謝裴左丞相告;若是聖人垂詢;在下必定實話實說;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這最後十二個字他刻意加重了語氣;裴璀暗歎響鼓不用重錘;自然滿臉笑容。等到又留了杜士儀說了一會兒話;外間報信說大明宮來使;詔杜十九郎入見紫宸殿;他便站起身來親自送了杜士儀出門;臨到門口時又語重心長地提醒道:“張使君和我相交莫逆;你不用有顧慮”
第一卷當時年少青衫薄 第二百四十五章 從容面聖,天子意招婿
read_content_up;
即便是京官;除卻上朝;平時若能面見天子;那也是少有的殊遇;因而;杜士儀尚未釋褐授官;便已經兩次單獨面聖;即便是今次奉命前來的那個宦官;對此亦是心中驚奇;一路上對杜士儀畢恭畢敬。而杜士儀素來秉承的就是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的宗旨;別人既然恭敬;他也就同樣客氣。因而尚未進大明宮之前;他已經順利得知;這宦官叫做牛仙童;在內侍省官居內謁者;只是從八品下的微末小官。
和侯希逸一樣;這個名字他約摸有些熟悉;但究竟熟悉在哪兒;他卻不上來;為以防萬一;索xing就拿出了和名人打交道時小心謹慎的經驗來。不是第一次進宮的他不像上一次那般走馬觀花沒來得及注意別的;跟著牛仙童一路從丹鳳門入內時;他甚至沿路觀察著四周殿宇和各種建築;因牛仙童在一旁殷勤解;他也就含笑聽著。中間牛仙童問起同羅部和奚王牙帳的景象;他又笑著感慨了一句。
“所以這次出之後我方才深有體悟;我大唐萬國來朝海納百川的氣象;那些夷狄就算再驍勇善戰;也萬萬追趕不及”
牛仙童不過區區內謁者;平ri就算偶爾也有引進官員的事;可縱使綠袍小官興許都是出自名門;誰看得上官職卑微的他?因而;見杜士儀一路和自己低聲話毫不拘束;他心中自然而然就覺得此人不錯;當來到紫宸殿那高高的臺階下時;他突然低聲提醒了一句:“杜郎君;聖人今天心緒不佳;你小心。”
這一聲提醒讓杜士儀心中一凜;當即笑道:“多謝今ri提醒。”
見牛仙童點頭一笑;杜士儀遂跟著臺階上下來的另一個小宦官拾級而上;待到了殿前再次通名入見;他眯了眯眼睛熟悉了一下這從外到內的光線差別;就看到了殿中一個頭戴幞頭身穿便袍;背而立的人。儘管才見過李隆基兩次;談不上有多熟悉;但此刻兩側都是垂侍立的宦官宮婢;他怎麼也不可能認錯;當即下拜行禮口稱陛下。
“杜卿平身。”李隆基彷彿根本不似牛仙童所的那樣心緒不佳;轉過身時;面上甚至還帶著幾分笑容。等杜士儀站起身來;他在其面上一端詳;見當初那個面如冠玉的稚嫩少年;這北地一圈走下來平添了幾分成熟穩重;他不禁微微頷首;隨即就饒有興味地問道;“你此番一路往東北而行;不少事情都是恰逢其會;可有什麼體會?”
“陛下;臣只覺得;能夠有幸踏足那些從前只在經史典籍上看到的地方;只從別人口中聽到的地方;實在是獲益匪淺。至於恰逢其會的同羅部和奚王牙帳動亂;相形之下臣其實所做極其有限。”
杜士儀見李隆基沒有打斷自己;想到之前入潼關時就聽朝中監察御史宇文融提出檢括天下逃戶;便索xing先從當初在雲州廢城中看到的逃人群居的情形起。正如他所料;這個起頭並不在李隆基意料之內;尤其當他到其中一些大唐子民寧可向鐵勒人繳納“保護費”;也不願意回到穩定的關中故鄉時;李隆基的臉sè立時倏然一變。
“居然有這麼多人寧可背井離鄉……好;真是好怪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