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sf‘書友的打賞。

第四百九十六章抗戰委員長的膽子更大

讓蔣介石很惱火的是,廣州政府現在已不僅僅滿足於口舌之爭了。

九月二日,在汪精衛的督促下,廣州政府開始出兵北上。其作戰方針是:對江西採取守勢,對湖南採取攻勢。進攻湖南的部隊以桂軍為主力,粵軍李敬揚的第3軍配合,分3路先取衡陽。

桂軍前敵總指揮是號稱小諸葛的白崇禧,他於9月5日從桂林到興安向桂軍佈置北進計劃。11日,廣州政府委任陳濟棠為粵、桂聯軍統帥,統一指揮粵、桂聯軍北進。粵、桂聯軍集中5萬餘人逼近衡陽,唐生智也隨軍前往。

何鍵指揮的湘軍多數都是唐生智的舊部,他懼怕唐生智分化他的部隊,急忙在湘軍中進行統一意志的行動,並把原唐生智的部下調開。與此同時,蔣介石也擔心何鍵與桂系、唐生智重新聯合起來,不得不暫時放棄圍剿江西朱毛紅軍的事情,急忙派劉文島、顧祝同、周佛海等入湘,幫助主持軍政事務。

好在何鍵深知,他如果倒向廣州政府,不管廣州政府最後的結果如何,他的湘軍肯定會被唐生智拉走絕大部分,因此對中央的安排十分配合。

九月六日,劉、顧、周3人到長沙後,即與何鍵召開軍事會議,根據蔣介石的旨意,決定由顧祝同部固守衡陽,必要時從江西抽調3個師入湘助戰;何鍵的湘軍集中於長沙附近,名義上是保衛長沙,實際上是將桂、粵聯軍與何鍵的湘軍分開,防止他們串通起來,又把粵方派到何鍵部的代表扣押起來,在廣東問題沒有解決以前,不予以釋放。

13日,蔣介石又令何應欽率中央軍一部入湘增援。何鍵已察覺蔣介石對他的不信任,為表示自己的忠誠,何鍵特電南昌行營,歡迎何應欽率部隊入湘。

如果沒有“九。一八”事變,宋哲武相信,汪精衛等人組織的廣州政府絕對不是蔣介石的對手,很快就會煙消雲散。即便是國民黨內對蔣介石大量的不滿力量,也會逐漸的被蔣介石一一瓦解、征服、消滅。

可是,宋哲武知道,今年的十二月十五日,蔣介石在以汪精衛為首的廣州方面和國民黨內的不滿力量這個內憂,以及“九一八”事變這個令全民族悲憤不已的外患的逼迫下,不得不無奈下野。

現在,“九、一八”事變還沒有發生,這個外患就是北蒙戰事。宋哲武可不希望蔣介石因為北蒙戰事受到過多的反對派壓力,如果是那樣,蔣介石難免不會在復出後遷怒於他。

如果這時有一場勝利,並藉此機會高調、甚至誇大宣傳蔣介石對北蒙的支援,那會讓蔣介石的日子好過一些,也會讓蔣介石小小感激自己一下。

而這種情況,又絕對會對以後自己的發展,是頗有助益的。

只是山地師透過李文田報上來的這場勝利,實在是太小了,僅僅殲敵一千餘人,這樣的小戰果讓宋哲武感覺實在是有些拿不出手,對蔣介石的幫助也不會很大。

很糾結的宋哲武只好找來賈景德、簫國棟、陶蓉、何其鞏等人商議。

宋哲武現在越來越佩服賈景德,甚至也包括何其鞏。這兩人不僅在處理讓宋哲武很是頭痛的繁瑣的政務上得心應手,在處理和個地方勢力以及和南京方面的關係上,這兩人的見解和方法也經常讓他茅塞頓開。

在和賈景德、簫國棟、陶蓉、何其鞏幾人商議後,當晚宋哲武報給蔣介石的戰報裡,除了對蔣介石支援抗戰做了十分誇張、甚至還很可能讓蔣介石臉紅的表述外,殲滅蘇軍人數已經由1000變成了5000。在焚燬蘇軍軍需物資上,則是使用了“無算”這個詞來形容。

僅僅過了一個多小時,就在宋哲武對於虛報的戰果還很有些不安,甚至臉上的餘熱還沒有完全消失的時候,蔣介石的回電就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