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地質探秘,初入神秘鄉村。(第1/4頁)
章節報錯
為探專案入鄉關,術法奇聞繞耳寰。
幸遇異人尋古蹟,頻遭困境志仍頑。
承傳窘局心無懼,破解危情意未閒。
且待秘方通勝徑,玄章溢彩煥人間。
我從事地質工作已經整整三十年了。在這漫長的歲月裡,我的足跡如同一串密密麻麻的印記,散佈在諸多地方。
從地域範疇來講,黔東的山水於我而言早已如同自家後院般熟稔,隨後我又輾轉奔赴黔北,還涉足過那充滿神秘韻味的湘西、粵北以及滇北等地。每抵達一處,我的使命便是探尋那些隱匿於大地深處的寶藏,對各種各樣的礦產展開全面的普查與勘探。
就礦種而言,那可真是豐富多樣。汞、錳、金、鉛鋅等金屬礦產,我曾拿著專業工具,細緻入微地剖析它們的特性與分佈;還有重晶石、石英等非金屬礦產,我也都曾蹲守在礦區,認真地研究過它們的每一處細節。
我曾深度參與過銅仁滑石鄉谷坳、亂巖塘汞礦田進行鑽探找礦。滑石鄉有一座古老的復興橋,又名斷橋、湘黔人民友誼橋。它靜臥南長城邊,距鎮政府所在地15公里,南長城遺址儲存良好。我們的駐地就在離橋幾百米處田坎上的平壩處。如今回想起來,那斷橋的確是個發展旅遊的好地方,可在當時,我們的心思全然在地質勘探工作上,無暇顧及這周邊的美景。
之後,我又投身到興仁紫木凼金礦的鑽探會戰之中。那場面,即便如今,依舊清晰地浮現在我的腦海裡,那鑽機發出的震耳欲聾的轟鳴聲,彷彿還在我的耳邊不停地迴響,好似在訴說著那段熱火朝天的奮鬥歷程。
我還順利完成了諸多至關重要的地質測量報告。像是那詳盡的1:20萬江口幅、1:20萬芷江幅區域水系沉積物地球化學測量報告,以及在1:20萬廣東陽山幅進行的化探取樣工作及後續的樣品加工。銅仁至萬山米公山錳礦的地質普查工作現場也有我忙碌的身影,還有天柱大河邊超大型重晶石礦床以及威寧石門鄉鉛鋅礦的風險勘查及開發工作,我都全程參與其中。每一項工作都好似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山,充滿了重重挑戰與無盡的艱辛,但也恰恰是這些寶貴的經歷,如同一位位良師益友,讓我對這片廣袤無垠的大地有了更為深邃、透徹的瞭解。
而在這眾多我曾工作過的地點之中,有一處地方顯得格外神秘莫測,那便是梵淨山。早在漢代,這座山就已然被記載於史籍之中,自那以後,它便一直是武陵地區各個少數民族所朝拜的神山、靈山,承載著他們心中最為虔誠的信仰與崇敬。到了宋代,佛教的種子開始在這座山上播撒、生根發芽,等到了明初,梵淨山的佛教已然呈現出一片興盛之態,它也正式得名“梵淨山”,而周圍的人們都親切地稱呼它為“大佛山”。
此次,因為一個特殊專案,我來到了一個地處梵淨山腳下且極為偏遠的神秘鄉村。這一路過來可真是不容易,先是乘坐各種交通工具輾轉許久,接著又在蜿蜒崎嶇的山路上跋涉了好一陣子,才終於抵達這個彷彿與世隔絕的地方。
當我初到這個鄉村時,便立刻被它獨特的氣質所吸引。這裡群山環繞,梵淨山就像一位巍峨的巨人在不遠處矗立著,庇佑著這片土地。村子被大片的翠綠山林包裹著,綠意盎然,彷彿是被外界遺忘的世外桃源。村子裡的房屋大多是古樸的樣式,用石頭和木材搭建而成,透著一股歲月的滄桑感。
我此次前來,主要是為了考察這裡獨特的地質風貌。據前期資料顯示,這個鄉村地下似乎隱藏著一些特殊的地質構造,可能對研究某類礦石的形成有著重要意義。於是,在安頓好之後,我便迫不及待地開始了初步考察。
我揹著地質勘探工具,沿著村子周邊的山路前行。一路上,我仔細觀察著岩石的紋路、土壤的質地,不時用工具採集一些樣本。這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