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入斯卡帕灣,經過停泊的英國艦隊和美國艦隊時,英美海軍同僚們的熱烈歡呼聲經久不息。”共和”號戰列艦第一次拋錨失敗只得單艦調頭再次經過艦列,重新響起的歡呼聲絲毫不遜色於剛才的那一次。來自“賓夕法尼亞”號戰列艦的敬意顯得更實在一些,美國水兵們主動幫助凱旋歸來的“自由精神”號戰列艦裝媒(這可是海軍裡數一數二的苦差事)。【文學。。'受傷恢復部分動力的中國“海州”號輕巡洋艦沿著諾爾河而上,返回英國查塔好海軍造船廠進行大修沿途的河岸上觀者如雲,一片震天的歡呼聲。英國海軍大臣和一些海軍部官員親自登上“海州”號慰問中國海軍官兵,在一些英國記者看來,英國海軍大臣的熱情近乎於諂媚。中國海軍官兵們不知道的是一首頌揚他們在“第二次赫爾戈蘭之戰”中的英勇表現的詩歌已經開始流傳,描繪中國海軍官兵英勇作戰的畫像也很快會在倫敦銷售。;
對於不瞭解過程只在乎結果的大多數英國公眾來說這是他們期盼已久的自日德蘭海戰以後最為輝煌的一次勝利,在這次海戰當中,協約國海軍共計擊沉德國海軍戰列艦4艘,輕巡洋艦2艘,驅逐艦3艘,掃雷艇1艘,重創輕巡洋艇2艘,驅逐艦1艘。對英國海軍來說,他們在日德蘭海戰的慘敗又得到了補償,但這樣的勝利也並不是全無代價,在這次海戰中,協約國海軍損失了搬戰列艦(英國的),4艘巡洋艦和3艘驅逐艦(日本的)。
這次海戰的勝利毫無疑問的給英國公眾打了一針興奮劑,使英國人重新從對戰爭的絕望當中掙脫出來。這次勝利的結果意味著對戰爭至關重要的制海權又重新回到了協約國手中(不是英國),《泰晤士報》、《每日電訊》都用大字標題醒目地報導了這次勝利,一些報紙甚至用“第二次特拉法爾加…”來形容這次海戰。
但對於一些軍事觀察家們來說,這次輝煌的勝利也暴露出了協約國海軍在作戰、通訊和協同等方面的很多問題:由英美海軍軍官率領的中國海軍官兵雖然戰鬥意志高昂,表現出色,但因為缺少足夠的編隊作戰經驗,以及通訊方面的失誤,使這場海戰由預想的主力決戰變成了一場各自為戰的混戰,而混戰發生的地點又是礁石和水雷密佈的赫爾戈蘭灣更進一步的增加了戰鬥的危險。而日本艦隊的吝嗇和自私自利使得計劃中的支援兵力形同虛設,無形中增加了協約國艦隊的損失。
這次海戰的結果也證明,美國為中國戰列艦製造的406毫米艦炮在戰列艦之間的決戰中具有一錘定音的威力,中國大型快速戰列艦的壓倒優勢在此戰中表現得淋漓盡致,充分證明了高速主力艦在前衛戰中的重大作用。中國輕巡洋艦配備的150毫米炮在輕巡洋艦之間的交戰中也佔有上風,由此英國海軍後來更多的增加了輕巡洋艦上的6寸炮的比例。
對於“第二次赫爾戈蘭灣海戰。”的意義,後世的史家鮮有評述,因為這場海戰無論從規模還是影響,都和日德蘭大海戰相差甚遠,但仍然有不少學者對這次海戰對歐亞政治格局產生的影響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並且得出了很多啟示。
很多研究者們認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海軍主力盡出,前往歐洲參戰,為中國後來成為巴黎和會“六大國…”之一和同日本並列為亞洲兩大強國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q釁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英國在遠東只剩下寥寥幾艘老式戰艦,面對神出鬼沒的德國襲擊艦”防禦方必須擁有足夠的巡邏艦隻才能抵禦,而此時大英帝國海軍主力全都集中於本土,能夠用於攔截德國襲擊艦的艦艇很少”結果使海上航線遭受了很大的損失。為了安撫暴跳如雷的英國商會和議會黨派,英國海軍大臣丘吉爾向英國公眾保證,英國在遠東的盟友日本會彌補這個戰略缺口。然而面對企圖獨霸亞洲的日本盟友,英國內閣就是否邀請日本海軍協助護航產生分歧。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