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南海之城(第3/3頁)
章節報錯
募,大量的鐵礦石被黎族兄弟送到南海城,而海船也帶來了大量煤礦。
第一座,鐵廠在兩個月以後點火,奔流的鐵水,開始了南海城不朽的傳奇。
以南海城為圓心,一百里的半徑以內,用五個月伐木和焚燒,再也沒有原始森林。
水源地附近的草叢,也每年到旱季,就會被招募的人員,逐一點燃。
再然後,爾青還派人填平了大量野生水渠和小塘,讓蚊蟲失去在周邊的繁殖地。
醫學組則不斷在統計那些生病康復的人,比對他們的血型。在某些人發生疫病的時候,先進行嚴格隔離,然後會選擇對應血型的康復者,採血和血清,用古老的生物自然免疫法來救人。
雖然,還有疫病,但爾青他們做的很好!從未出現大規模死人的情況。
這裡的自然條件,就像兩個極端,只要克服了疫病,這裡的土地肥沃,日照充足,氣候溫暖。
到公元一一六年的五月,他們居然已經收穫了兩季的糧食,加上海洋捕魚業,稻穀和鹹魚,讓整個糧庫已經開始極大的充裕。
良好的生活條件,讓大量的黎族同胞開始從山林裡出來,向著南海城遷徙。新的村落開始如同珍珠鏈一樣出現。
每批建一個村落,南海城就用鐵器和糧食招募大量人手,開始燒荒,原始叢林開始一點點退讓,南海郡在不斷的擴充套件著城市的邊界。
爾青拜訪當地官員,言明大漢年年天災,可以向朱崖郡移民。南海城可以負責接收大漢的災民,提供土地和房屋,沿途提供糧食以及未來第一季度的口糧,只希望新的田地免稅三年。
“這是好事啊!愛惜生民,開拓邊疆,吾立刻向朝廷寫文書”,大漢的朱崖郡郡守甚為高興。
這個時代,大漢年年天災,流民已經讓大漢的國庫空虛,能有一個地方開啟大規模建設,並能夠為災民提供一年的口糧,此為極大之政績。
而爾青,也愛上了這片土地。
這裡物產之豐富,土地之肥沃,糧食產量之高,簡直是天賜之地。
爾青每一天都非常忙碌,他在建設南海城,也在等待一個人。
那個人曾經對劉玉說:“我會從東邊回到大漢,我會去南海城的位置,在那裡建一個城等我,我會證明這個地球是個圓滾滾的大球,也會帶你們去看一個無比廣闊的新世界!”
爾青相信,他是白馬少年,所以他是新拜火教的狂信徒,他沒事就會研讀《篝火邊的故事》和《紅軍萬里長征》。
他相信華先生說的,相信科學和工業將改變人類,比如那動力鋼鋸簡直就是神器。
他相信,人民終將崛起。人人都能獲得土地和尊嚴,人人都能獲得知識,未來世界會比現在更公平,所以他願意用此生來實踐,來追隨華先生的腳步。
雖然,這裡離開山海城兩萬裡以上,可不奴族的信仰是緊密相連的,永不分離!
他甚至為了加速南海城的建設,已經從商業貿易裡撥出了大量金銀,派人前去中原購買僕役。
是的,大漢也能購買僕役,但大漢的律法不允許隨意殺死僕役。這種制度比羅馬先進,但依然把人作為商品在進行買賣。
爾青要擴大南海城,同時爾青要擴大軍事和航海單位,他必須擁有一支可以信任的隊伍,他盯上了大漢法律裡面的漏洞,那就是購買僕從。
作為,從過軍的狂信徒,他什麼都敢幹,只要能幫助華先生,只要他能保證那些跟著他們的僕人能活的好,有什麼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