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塔很高興,能回家,能見到姐姐,是他最幸福的事情。

大海?

他已經看膩了,或者說,他看見大海就想吐,太膩歪了!

這小傢伙現在的個頭,已經和袁華差不多高了,袁華覺得這傢伙估計能長到一米八,在這個時代是一個長腿哥哥。

他們在荒野的山林間,挑選木質堅硬的樹木,上百人一起動手,砍下幾棵,然後分段,抬回海灘,用兩天切分出很多木板,放進船艙陰乾,這是用來修補船體的材料。

三月二十三日,凌晨,十條海船開始向東遠航。

白天,這些船隻排成兩行,成兩列橫隊向東航行。

夜晚,他們點起煤油燈,怕夜晚迷航,船隊走散了,他們用最粗繩索把所有的船隻,連成一條線。

他們夜以繼日的向著東方航行,十一天後,他們發現了一個大的島嶼,人們登上這個海島,在海灘邊建立營地,依然派出人守夜,在這裡休息。

白天,袁華派出兩條海船,讓他們沿著島嶼航行一圈,而自己則登上高地繼續這插旗的偉大事業。

可這一次他發現了村落,可他不敢輕易接近,這些太平洋裡的各個小部落,一言不合就要吃人。

於是,這貨躲在草叢後,帶著一群人撒了一泡尿,溜之大吉。

回到海船上,袁華讓人記錄下這個海島的緯度。是的,這個時代透過地中海的海員們用星盤能夠觀察太陽或者北極星,然後根據它們的位置瞭解自己的緯度,但經度他們並不知道。

袁華他們是從羅馬人那裡知道的緯度的計算方法,現在所有的海員都會使用星盤。

星盤(Astrolabe,Astrolabium) 是天文學家們用來觀測恆星相對位置的一種工具,它也可以被用來計時、航海和勘探。這種儀器由希臘人發明的。

羅馬人繼承了希臘的一部分文明,他們現在的海船都帶有這種星盤。

可羅馬到今天還缺少指南針,這讓讓羅馬的海船隻能在沿岸行駛,因為他們只有一個維度的資料。

而大漢工匠帶來了司南,袁華他們有至少兩個緯度的資料,他們現在可以預估大致的方位。

比如,記錄下這個島的緯度,北緯十八度。

然後,袁華他們又發現了一個小島,向北西面航行三個小時,那麼袁華他們就能在記錄一次緯度,然後透過方向,平均航行速度和時間三個數字,計算出島嶼相對的經度。

是的,袁華他們就在這麼幹。

雖然這個資料其實極其模糊,但這就是一種粗顆粒的資料,比沒有,要強上一百倍!

環島航行的船隻回來了,這個島嶼居然非常大,袁華能大致推斷出這是哪裡了。

這是夏威夷!

袁華他們記錄下周邊各個海島的緯度,然後他給這個島嶼起名叫“太平島”,寓意一路太太平平,風平浪靜,無病無災。

公元一一六年三月十二日,袁華他們離開太平群島(今夏威夷群島),繼續一路向西。